秸秆覆盖少耕法种植马铃薯的过程

July 8, 2013 20:57

(Baonghean)——马铃薯生产周期短(3个月内),产量高,这对种植者增收贡献巨大。以下介绍采用秸秆覆盖少耕法种植马铃薯的流程。少耕法有助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土壤肥力,并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采用少耕法种植土豆。图片来源:PV

1.马铃薯品种:

使用目前广泛种植且来源明确的马铃薯品种。

种薯标准:块茎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块茎皮紧实;块茎大小25-40个/公斤(管径25-45毫米),每公斤种薯带2-3个芽,芽长0.2-2厘米。对于块茎较大、芽多的种薯,应在种植前1-2天用锋利的刀将种薯切成块状,每块带2个芽,并将种薯切面浸入干水泥粉+30%石灰粉或木灰的混合物中。注意,每次切块后都要用浓肥皂水蘸一下刀。

种子用量:根据品种大小,每公顷1100-1600公斤。北部地区相当于每公顷40-58公斤,中部地区相当于每公顷55-80公斤。

2. 土壤、整地和铺床

土壤:这种植物适合生长在各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例如利用洪水退去的退水进行两季稻轮作的田地,或单季稻田。最适合轻壤土、沙壤土、疏松、富含有机质且需要主动灌溉的土壤。

铺床:收割前 7-10 天将稻田排干。

土壤干湿适宜:水稻收割后,将田地近茬割,秸秆整齐地堆放在田角。种植马铃薯时,犁两行(往复式)沟,顺着田地坡度,沟面宽1.2米,沟高25-20厘米,沟宽30厘米,并在田地周围犁一行,以利于灌溉和排水。

在重而湿的土壤上:铺床步骤与湿润土壤相同,但注意将沟挖深25-30厘米,并在田地周围犁出一条线,形成深沟,以方便以后灌溉和排水。

3.肥料:

正确使用肥料(4个正确);施用适量、适类型、平衡的氮、磷、钾肥料;根据马铃薯植株的需要,在适当的时间正确施肥。

施肥量及时间:

石灰粉:0.5-0.6吨/公顷,100%基肥,种植前施用。

堆肥:15-20吨/公顷,100%基肥,种植前施用。

磷肥0.5-0.6吨/公顷,100%基肥,栽植前施入。

尿素:220-280吨/公顷,基肥:定植前20%,第一次施肥:植株高15-20厘米时(定植后20天)40%,第二次施肥:第一次施肥后8-10天40%。

钾:220-280吨/公顷,基肥:定植前20%,第一次施肥:树高15-20厘米时50%,第二次施肥:第一次施肥后8-10天50%。

如何施肥:

基肥:将堆肥、磷肥、石灰和20%的氮肥全部混合在每穴或每沟内,然后覆盖一层薄土。

追肥:在两薯块之间的稻草层下开沟施肥(避免直接施在植株基部),并结合浇水,保证充足的水分。

4.种植技术:

种植密度和距离:每床种植 2 行,距床边 30 厘米,行距 60 厘米,块茎间距 25x30 厘米(约 1,440-1,800 穴/sao,取决于马铃薯品种,相当于 40,000-50,000 穴/公顷)。

如何成长:

将所有堆肥、磷肥、石灰和20%的氮肥混合在每个穴或沟中,然后填上一层薄土,交替种植块茎,马铃薯芽朝上。用碾碎的沟土薄薄地覆盖块茎;用稻草覆盖整个床面,厚度约为7-10厘米(1亩马铃薯需要3-4亩稻草或残茬)。种植后立即均匀浇水。如果土壤仍然很湿润,则无需浇水,只需用沟里的土盖住稻草,以免稻草飞散。

如果土壤仍然潮湿,就在上面覆盖一层粉状土壤,然后将马铃薯种子放在上面。将所有堆肥、磷酸盐、石灰和氮肥混合,然后施在马铃薯种子周围。再用一层粉状土壤、腐殖质和稻壳覆盖种子;用稻草覆盖整个苗床,厚度约为7-10厘米。

5.护理技巧:

当植物长到7-10厘米高时,要进行正常的照料,并添加更多的稻草,以免所有肥料和种子暴露在光线下。

施肥和护理:

- 追肥:在两块薯块之间的稻草层下开沟施肥(避免直接施于植株基部),并结合浇水,保证充足的水分。第一次追肥,植株长至15-20厘米时(栽植后20天左右)施40%尿素和40%钾肥;第二次追肥,在第一次追肥后8-10天左右,施40%尿素和40%钾肥。

- 照顾:

+ 当植物长到约 7-10 厘米时,修剪芽,每株植物只保留 2-3 个健康的芽。

+ 定期检查并添加稻草,特别是在植物发芽形成块茎的阶段(种植后 30 天),避免块茎直接暴露在光线下。

+ 监测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杂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浇水:定期监测土壤湿度,当土壤湿度不足时,需加水。土豆需要水分,但不喜欢高湿度。

- 如果土壤干燥,请将沟渠中的水浇至苗床高度的1/3-2/3,以便水能够渗入土壤。当苗床表面颜色变深时,请将水排干。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您可以交替进行沟渠浇水和用喷壶润湿。

- 沟灌应在收获前 10 天完成。

6.害虫防治:

防治粘虫:当马铃薯生长均匀时,制作糖醋毒饵并将其种植在田间,以杀死粘虫成虫;每公顷种植150个毒饵。持续在田间种植毒饵。如果毒饵变干,则添加更多毒饵溶液。

叶潜蝇防治:采取综合虫害管理措施(IPM),如田间卫生、限制田间周围的寄主、使用黄色诱捕器、剪除并销毁严重感染的叶片以及喷洒杀虫剂;

预防晚疫病:定期监测田地,尤其是种植50天后的马铃薯。如果叶片上出现晚疫病斑点,且天气适宜,则应喷洒专用农药以预防晚疫病。
青枯病防治:在同一块田里至少每2.5-3年与马铃薯轮作一次。与胡萝卜轮作至少3次。使用无病种薯。

7. 采收和保存:

收成:

+ 当50%到80%的叶子变黄时,就可以收获土豆了。选择干燥的天气,以免土豆受潮,影响长期保存。准备两个托盘,分别放在稻草和稻草上,然后把土豆捡起来。

+ 收获时在田间对块茎进行分类,将较小的块茎用作下一季作物的种子。

注意:将土豆与患病的土豆块分开用于商业用途,不要将它们保留作为下一季作物的种子。

保存:

- 商业土豆应存放在黑暗的地方,避免导致土豆变绿的光线。

- 用于种子的土豆需要根据块茎大小进行分类,放入网袋并储存在冷藏室中。


Nguyen Tuan Loc(第四区植物保护中心)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秸秆覆盖少耕法种植马铃薯的过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