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权

April 1, 2016 08:37

(宝贤)——最近,一场媒体宣传活动在电视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谴责越南长期存在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这场活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通过不同社会群体代表的形象传递信息。

Một món ăn đường phố
街头现做现卖的菜肴(网络资料)

一位工人慷慨激昂地说道:“我坚决拒绝不卫生的餐馆”;一位牵着儿子手的家庭主妇坚定地表示:“我绝不让我的家人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一位商家郑重承诺:“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出售对消费者不安全的产品”……与此同时,媒体上还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人们在人行道、路边,甚至垃圾堆或污水坑旁,津津有味地吃喝;成堆的腐烂食物被直接倾倒在肮脏的地面上,等待化学药剂处理;肮脏黏腻的厨房里,小贩们平静地准备着食物,端给顾客。这些“欢迎”夏季媒体宣传活动的信息和画面——而夏季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让我不寒而栗。

说实话,餐饮场所无法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保证卫生质量,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将其视为不言而喻的“社会法则”。人们在考虑“外出就餐”时,往往会忽略卫生问题,理由是:如果想要干净卫生,就在家吃。更甚者,从某种角度来看,食品卫生问题甚至成为了一种典型的“文化”特征,外国人在来越南之前会私下议论,而离开越南后,他们往往会带着与食品卫生相关的糟糕回忆离开。

街头美食是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的一大特色。正因如此,世界各地的知名旅游杂志、网站和真人秀节目都会提及街头美食,并强调游客有机会踏上这片“奇特”而又独特的土地时,绝对不能错过这些美食。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都深谙如何利用游客对当地美食的好奇心,将餐饮业发展成一个近乎“产业”的服务,满足人们学习和体验文化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成功地将街头美食——这个原本略显粗犷的“领域”——提升为游客们津津乐道的文化亮点。

我认为,要想让国际友人喜爱并尊重当地美食,当地人首先必须喜爱并尊重自己的美食。这也意味着,当你关心食物的产地、品质,并权衡其利弊时,你就是在尊重自己。消费者安全权——我们早已遗忘的权利——不仅暴露出商家意识和责任的不足,也揭示了消费者自身意识的巨大鸿沟。不要认为不卫生的食物是唯一选择,因为我们始终拥有拒绝的权利。那么,你打算怎么做:拒绝不卫生的食物,还是放弃你的安全权?

海潮

相关新闻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发言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