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吕开发木工村

April 14, 2014 11:05

(Baonghean)-近年来,受整体经济衰退影响,手工艺品生产面临困难,尤其是藤制品和竹制品的出口。在此背景下,琼琉县生产日用木制品和工艺品的手工艺村因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而保持稳定发展。

Cơ sở sản xuất hàng mộc của anh Hồ Văn Hữu ở xã Quỳnh Nghĩa.
胡文友先生位于 Quynh Nghia 公社的木制品生产厂。

琼义(Quynh Luu)乡是木工传统行业历史悠久,全乡11个村都有熟练的木匠,但主要集中在1号村和4号村。富义民用和美术木工村分布在1号村和4号村,占地面积6.7公顷,有近300名专门从事木工生产的工人。全村有62个专门生产高档民用和美术木工的作坊,每年生产高档产品3000多件、民用木工产品4万多件,服务于省内外客户,年收入达140.92亿越南盾,全行业总收入达247.38亿越南盾,平均年收入达6400万越南盾。这一成绩得益于市场上产品质量优良、商品种类多样、设计和品牌丰富。

走进富义手工艺村,远远地就能清晰地听到电锯声、车床声和数百名工人的凿子、錾子声,让手工艺村永远热闹非凡。参观琼义乡1村胡文静先生的木工生产基地,他的厂房面积较大,位于537B省道沿线,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和货物的交换与买卖。厂房里还摆放着几组柜台和一些还没完成的木柜。文静先生说:“我们主要根据客户订单进行生产,6-7名工人全年工作,从来不缺活儿,尤其是年底客户订单赶不上的时候。我们生产所有高档木制品,从床、柜子、桌子、椅子、门到木制家具,质量都保证良好,所以客户订购的越来越多。”每年总收入为50-60亿越南盾,扣除投入成本和工资工人后,净利润约为3亿越南盾/年。

胡文友今年43岁,但从事木工行业已有25年多。他出身于一个木匠家庭,父亲是琼义乡著名的能工巧匠。胡文友、胡文廷和胡文新三兄弟继承父亲的衣钵,开设了一家传统的木工坊。他们三人在制作木制品方面各有所长。胡文友的作坊紧邻胡文廷的作坊,专门生产高档橱柜、床、桌椅等。胡文友每年生产150多件产品,主要销往本县及周边地区的客户。胡先生凭借灵巧的双手、丰富的创造力以及对木制品制作的热情,创造出了精美绝伦的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他的作坊有7、8名正式工人,但产量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胡先生经常需要前往北部省份采购产品。每年总收入超过20亿越南盾。由于当地推行集中手工艺村建设政策,优先将土地出售给生产户,不仅胡先生的工厂,而且许多其他家庭在推广、介绍产品和消费方面都获得了优惠条件。胡先生的工厂也位于537B公路沿线,规模相当大,工厂旁边设有产品展示区,方便顾客了解和购买。

意识到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木制家具一直受到市场青睐,富义民间艺术木工村的许多生产家庭都已投资购买现代化生产机械,提高产能,招募更多工人,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离开琼义县,我们来到琼兴县。这里拥有南胜和顺江两个工艺美术村。随着这两个工艺村的发展,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已有近600户家庭从事木工手艺,为约900名当地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琼兴县人民从纯粹的农业公社起步,懂得如何弘扬传统工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当地木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从毛坯生产到精加工和成品出厂,一切都在封闭的、高度科学的流程中完成,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价格也更具竞争力。这是琼兴木工的一大优势,几乎当地家家户户都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就像南升木工村武鸿文先生的工厂一样,他家以前只在家生产木制品,经过多年的积累,如今武鸿文先生投资开设了新的生产车间和产品展示区,车间位于通往乡镇的主干道旁,非常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销售。除了满足本县客户的需求外,他家的产品还供应给黄梅镇、演州等地的代理商……

琼兴的优势在于其木制品种类繁多,从高端到大众化,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因此琼兴木制品品牌在该省深受消费者喜爱。工艺村居民生活富裕,手工艺品等工业产值目前占该村经济总量的40%以上。

尽管手工艺村在产品生产和消费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但竹藤编织、莎草垫等手工艺村已纷纷倒闭,但琼琉县木工村依然客流不断,这充分表明了这些手工艺村的稳定发展。乂安省合作社联盟政策咨询部部长陈文辉表示:“为推动未来几年手工艺村的发展,必须对每个领域、每种产品制定规划和方向,以支持产品消费。在购买力下降的背景下,手工艺村的产品需要以高质量和合理的价格提升竞争力。”

琼兰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琼吕开发木工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