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ynh Luu:科学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Baonghean)- 琼琉县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优势县。近年来,该县许多地方积极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为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琼闾县是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较大的县,对虾养殖面积超过800公顷,蛤蜊养殖面积超过104公顷。目前,全县已在琼榜乡、琼明乡、琼清乡和安化乡建立了大规模集中式工业化对虾养殖区……为了提高水产养殖效率,人们运用科技进步,例如在帆布养殖棚内养殖,使用微生物、水扇、帆布覆盖物,以及使用现代化设备增氧……从而提高了产量和产量,每公顷每茬可达到20-30吨。
![]() |
安和乡(琼吕县)的阮文山先生对虾季感到高兴。 |
走访安化乡(琼吕省)新盛村阮文山先生家。阮文山先生是该乡水产养殖面积最大的家庭之一,拥有近4公顷土地,其中2公顷为精养虾场,其余近2公顷为蟹、蟹和鱼养殖场。阮文山先生说,经过10多年的竞标土地改建成水产养殖池塘,至今,他们家已拥有4个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每个池塘平均产虾2.5-3吨,售价为每公斤16-17万越南盾,年纯利润达7亿-8亿越南盾。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他们积极学习和借鉴改善池塘环境、清除水草、消毒水质、放虾前调色等技术的宝贵经验,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最近两个养虾季,我们家的收入都比周边的养虾户高……养虾人要懂科技,比如会监测虾长得快还是慢,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尤其是监测疾病的预防,这样成功的几率才会高。”孙先生分享道。此外,孙先生还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来监测虾的生长情况。据他介绍,在养虾过程中,大约每隔3-5天,他会用网捞一次虾,监测虾的长势。如果虾长得慢,已经达到70-80尾/公斤,就卖掉;如果新放生的虾长得慢,就要采取措施促进其生长。
除了工业化养虾,一些乡,如琼榜、琼清、琼明、山海等地的人们也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发展商业化蛤蜊养殖。山海乡的泰巴康先生是蛤蜊养殖模式的成功户之一。他说,自己刚开始养蛤蜊时只有3公顷土地,现在养殖面积已扩大到30公顷。由于按照技术流程进行妥善管理,蛤蜊养殖场发展稳定,平均单产达到30吨/公顷。商业蛤蜊的价格在某些年份达到每公斤2.4万越南盾。仅2014年,泰巴康先生的蛤蜊收入就超过120亿越南盾。要成功养蛤蜊,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投放蛤苗前,需要清理地面;选择可靠“地址”的蛤苗:放生地必须地势平坦,土壤为沙质或沙质泥质,潮汐规律,选择涨潮、无风的季节;避免在9月-10月等雨季放生。
琼琉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局局长阮春定表示:“为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力和产量,目前地方正在指导地方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推广新科技工艺、畜牧养殖中的生物制品、养虾时使用防寒防水布、喂料机等。特别是,该县正在推动琼幡乡将海水用于养殖场,避免排放过程中的污染;按照VietGAP标准扩大养殖面积;将科技进步应用于小规模养殖场的虾、蟹生产,实现养殖品种多样化。”
越兴
琼吕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