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明:“土地转用”后蔬菜产量和价值提高
(Baonghean) - 琼明乡(Quynh Luu)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根据省委08号指示实施土地整理后,琼明乡的土地不仅实现了高产高产,蔬菜商品率也大幅提升,农民还从其他省份引进优质蔬菜品种进行精耕细作,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丰富产品。
(Baonghean) - 琼明乡(Quynh Luu)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根据省委08号指示实施土地整理后,琼明乡的土地不仅实现了高产高产,蔬菜商品率也大幅提升,农民还从其他省份引进优质蔬菜品种进行精耕细作,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丰富产品。
琼明村的田地里,葱、卷心菜、苤蓝和甜菜长势喜人,一片绿意盎然。近日连降暴雨,蔬菜依然生长良好,没有被涝渍。这要归功于精心规划和改造的内部灌溉系统。灌溉系统与4至6米宽的道路相连,方便机械作业和产品销售。
![]() |
琼明乡(Quynh Luu)的农民正在照料和收获蔬菜。 |
琼明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黄文俊表示:“琼明乡的实践证明,土地整理、鼓励农民积聚土地、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实现农村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一项正确的政策,受到人民的拥护,符合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土地整理和地块互换,为专业化生产商品蔬菜创造了有利条件,逐步转变农业劳动力结构,发展其他职业,实现‘谁擅长什么工作,谁负责什么工作’的劳动结构。”琼明乡地小人多,人均耕地面积很低,只有330平方米/人,此前每户平均拥有5.9块地,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下,内部灌溉系统尚未规划,土地长期荒废,成为“死地”。
08号指示发布后,党委常委会注重指导,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为全社土地整理换地工程出谋划策,认为这是一次广泛开展的政治活动,是干部群众为建设将经济利益与户户紧密结合起来的工程出谋划策的重要活动。从公社到村,全社系统积极参与,动员工会会员、模范党员、干部带头,凝聚群众共识,使公社能够顺利组织实施土地整理换地工程。土地整理换地后,全社剩余地块3239块,减少2436块(减少43.7%),土地划为便于耕作、便于管理、便于收割。该公社已改组100多公顷蔬菜专业用地,每年轮作3-4茬,平均单产22吨/公顷/茬,年产各类蔬菜1万多吨,农业收入达454亿越南盾,占全社总收入的38.4%。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耕地已休耕,田地已重新规划,并修建了灌溉渠系统。特别是,渠系统已基本浇筑混凝土,因此尽管最近降雨量较大,但排水仍然十分顺畅。
该社利用国家和地方预算资金,修建了几十公里的混凝土沟渠、3座275千伏的变电站、几十公里0.2千伏—0.4千伏的输电网,为生产提供电力。全社灌溉系统总投资达数百亿越南盾。此外,群众还自费投资打井近2000眼,积极寻找灌溉水源。许多农户主动投资数千万越南盾,建设自动喷雾灌溉系统,解放劳动力,节省生产成本。特别是《土地法》实施后,国家延长土地出让期限,群众对投资集约化耕作、提高农作物产量充满信心,投入数千个工日,集中力量改良田地,运来数百立方米沙子改良粘土田;之前荒废的土地如今已恢复利用,土地变得肥沃,作物产量大幅提高。过去,每公顷土地的平均收入为1亿越南盾,后来是1.5亿越南盾,但现在许多田地的年收入已超过2亿越南盾/公顷。数百户琼明农民通过在国家授予的土地上辛勤耕作,致富致富。
然而,随着当前蔬菜发展的趋势,公社正在动员人们补充种植结构,增加高经济价值蔬菜的品种,并在豆类、豌豆、芹菜和韭菜等作物的集约化种植方面取得突破……以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价值。公社农民协会主席胡田伟先生补充道:“目前,农民协会正在建立沙质土壤种植秋葵的试点模式。该品种的优势在于生育期短、产量高,产品在各省和河内市的市场上很受欢迎。该品种此前在南部各省种植,但通过对秋葵特性的研究,发现它与北部种植的一些豆类相似。其优势在于,与许多其他本地品种相比,其经济价值相当高。如果该模式成功,这将成为当地农业部门的新方向。”
虽然还面临不少困难,但凭借一支经验丰富的干部队伍,思维敏锐,掌握市场机制,加上农民的勤劳和创造力,在未来几年里,一定会按照省委常委08号指示的精神,成为推动公社经济、提高土地整理后效益的杠杆。
范友勋
(琼明公社人民委员会 - Quynh L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