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心力争到2030年实现新农村建设先进水平
进入新一届政府,琼心公社决心加强廉洁、强大的党政体系建设;发挥团结、意志和愿望的力量,动员一切资源,发挥潜在优势,到2030年建成符合先进新农村标准的公社。
新名字,老故事
琼心乡是由琼心、琼州和新山三个乡合并而成。据史书记载,1266年,陈朝下诏命昭明国王陈光启将军治理义安。陈光启为人聪慧仁厚,博学多识,广纳贤才,建立庄园,其中包括状元白辽,他建造了三沙庄园(由最初的三个(三)村——宝奴、克索和克松组成)。1887年左右,这片土地被称为三黎。八月革命后,三黎乡与另外两个村合并:大提村(后隶属于琼胜乡)和春寿村(后隶属于琼心乡),并改名为三春乡。

1953-1954年期间,为贯彻落实上级指示,三春乡被划分为三个乡:琼州乡、琼胜乡和琼心乡。新乡名“琼心”取自“琼闾”一词,意为缅怀琼闾的起源。“琼”是三色、三黎、三春三地的旧称,也是现今三个乡的起源。琼心乡是由琼心、琼州和新山三个乡合并而成的新行政单位。琼心乡成立后,自然面积为103.40平方公里。2人口35568人。公社党委下设基层党组织55个,党员3328名。
发挥农林渔业生产优势
2020-2025年期间,生产总值达19841.4万亿越南盾,增长43.3%;近5年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1.1%;经济结构朝着正确方向转变,其中农林渔业预计增长25.69%(同比下降11.87%);工业-手工业-建筑业(工业-手工业和建筑业)预计增长22.29%(增长4.2%);服务业预计增长52.02%(同比增长8.9%)。人均收入预计达7175万越南盾,同比2020年增加2216万越南盾。
.jpg)
农林渔业稳步发展,注重构建安全生产模式,提高产量和质量。高产优质品种和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生产各环节机械化得到推广。畜牧业大力向集约化养殖转变,形成规模化模式,畜禽养殖总体向生物安全方向发展。
小规模手工艺品生产比2020年增长了39.5%,主要集中在服装和建筑材料行业……许多企业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产量,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工人的收入。规划和计划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得到投资重视,逐步满足发展要求。许多重点项目,如总部、学校、医疗站、文化馆等已获得投资和升级改造。大型项目,特别是交通干线和学校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进度。2025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预计达4725亿越南盾,比2020年增长105.8%;5年内年均增长17.28%。

2020-2025年任期,公社教育培训工作继续受到重视和全面发展,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学校网络保持稳定,逐步精简,向精简高效迈进。教好学竞赛活动持续开展,一大批学生在区、省、国家级优秀学生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重点教育质量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10所学校中有7所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全民团结共建文化生活”活动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果,平均每年90%的家庭获得“文化家庭”称号;全县36个村中已有30个村被评为“文化村”(老区级),其中9个村连续5年获此称号。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工作继续在全乡广泛、同步、有效开展。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整个政治系统的参与下,在干部、党员和群众的共识和积极响应下,已调动多种资源投入实施,5年来已吸引88个项目,总金额达8416亿越盾。吸引大批干部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服务于生产、生活、教育、卫生、交通、水利、防灾减灾等各项基础设施技术体系得到投入重视,经济结构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农村面貌日益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经济增长速度与潜力和优势不相称。工业和手工业生产规模小、分散,一些生产和畜牧业模式效益不高,农业高新技术应用还不够。一些计划和项目没有达到要求。基本建设投资和招商引资管理还不够到位。土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仍然不够,侵占土地和违法建设现象仍然存在。土地使用权证发放和换证工作进展缓慢,没有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
力争2030年达标
新农村先进单位
在2025-2030年任期内,琼心公社确定的目标是继续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提高政府管理工作的效力和效率;发挥祖国阵线和政治社会组织的作用;深化行政改革,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巩固全民族大团结阵线,大力激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发展的愿望,发扬革命传统和政治体系与人民的综合力量。
力争各领域快速可持续发展,其中,以服务业配套工业为基础,以贸易为龙头;推动数字化转型,运用现代科技;注重挖掘潜力和优势,吸引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维护国防安全;弘扬传统文化价值;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力争琼心乡到2030年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为国家进入新发展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指标:
+ 到2030年,人均年收入将达到1亿越南盾以上。
+ 到2030年,该地区的国家预算收入将达到40亿越南盾或更多(不含土地使用权拍卖所得款项)。
+乡级公路硬化率达到100%。
+ 经济结构:农业-林业-渔业:17-18%;工业-手工业和建筑业:23-24%;服务业:58-59%。
+ 到2030年,村级新农村建设标准达到80%以上,乡级新农村建设标准达到先进水平。
+ 每公顷耕地产值达到1.02亿越南盾以上。
+粮食总产量达到1.55万吨以上。
+ 获得OCOP三星级以上认证的产品数量增加了08种以上。
+经济增长率达到10%以上。
突破
为实现上述目标,公社决心搞好行政改革和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支道德品质优良、作风优良、责任心强、业务技能扎实的公务员队伍。
重点提高治理效率、行政改革、乡级竞争力等指标,特别是土地获取、非正式成本、政府活力等指标偏低的指标。力争使琼心乡在上述指标考核和分类中跻身全省良好组别。
注重改革行政审批程序,提高“一站式”“一条龙”办事机制的执行质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推进组织和个人意见建议的受理和处理,扩大网上公共服务。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监督官员和公务员履行公务行为。

推动党、政府、祖国阵线、社会政治组织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30年,公共服务100%实现多平台在线化,85%的三级、四级文件实现在线处理,95%的乡级工作文件和85%的互联互通文件实现在线处理。(机密文件除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发展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 集中力量调动资源,整合多项目标项目,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各经济成分、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是交通基础设施、学校建设、医疗设施、市场、玉州工业集群等。2025-2030年期间,要重新审查投资项目清单,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整和分散对部分项目的投资,将资金集中用于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破性影响的项目。
从投资政策制定、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环节严格管理,确保投资真正有效。着力引导场地清理,为投资建设提供便利,加快项目进度,特别是吸引投资入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步采取措施,改善投资营商环境。
加快城镇化建设,创建文明城区,促进经济结构快速持续转型。集中规划,优先安排资源,实施文明城区建设。
增强人民的内在力量,调动公务员队伍、整个政治体系和人民的向上意志和愿望,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到2030年建成先进的新农村。
弘扬琼心人民的活力、创造力、勤奋、刻苦、敢想、敢做的精神和人力资源(资金、土地……)以及公社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现有潜力,以便在未来更快、更强、更可持续地发展经济。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在全乡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弘扬创业创新、快速发展的精神。同步采取措施,动员、吸引和调动琼心族人和琼心子弟远离家乡创业的资源,为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集中资源,重点投入建设文明现代商业技术基础设施,吸引投资,推动市场管理和经营模式转变社会化,推动传统市场向文明现代市场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业,丰富服务业类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生产消费需求;推动发展具有较大潜力和优势的服务业类型,如:商贸、餐饮等高附加值服务产品。积极推动支撑玉州产业集群的服务业发展。发展连锁便利店、专业店、综合店等现代商业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服务性商业场所监管,严厉打击走私、假冒、劣质商品贸易,保障经济安全,为贸易和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力争到2030年,服务业比重达到58%-59%,商品零售总额和居民人均服务收入年均增长12%-13%。
支持集体经济成分,组织专业化、现代化方向的生产经营合作模式;着力吸引企业投资农业农村;在加工保鲜领域应用高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有机农产品(OCOP)产品开发,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研究并合理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构建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全链条。

规划畜牧业集约化养殖区。推动符合VietGAP标准的猪、鹿、羊、禽类养殖发展;重点发展集约化、适度规模、远离居民区的养殖模式。推广高新技术、封闭式笼养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有效实施疫病防治。
加大内部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吸引和利用各类投资资源,整合上级支持的项目方案和投资扶持政策。按照新农村标准,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标准质量。
到2030年,力争8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农村标准,80%以上的公社达到新农村建设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