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制造的雷达可在300公里外捕获隐形目标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军事科学技术学院雷达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一种可在近 300 公里外捕获隐形目标的雷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常规雷达致盲手段也得到了发展,世界上配备隐身技术的4+代、5代战斗机已经可以完全躲避常规雷达的探测。
为了抑制这种功率,军事科学技术研究院雷达研究所推出了一种名为RTH无源雷达系统的产品。该无源雷达产品的研发是为了满足探测、定位、跟踪脉冲无线电发射飞行目标的轨迹以及分析无线电信号特征等任务需求。
![]() |
越南自产雷达站模型。 |
在此基础上,对目标进行识别分析,并提供航空情报,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这是雷达发展领域乃至军事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军事科学技术学院雷达研究所传输天线部门助理方文光中尉表示:“通过识别,我们建立了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识别目标。最初提出的技战术特征将捕获约200公里外的目标。通过实施和部署,目标捕获距离已达到270公里。”
测试中,我们在兴安、和乐、丹芳部署了3个站,并对3个站进行了交会计算,并收到了非常好的飞行目标信号。
对于传统雷达,为了探测目标,雷达本身必须向太空发射无线电信号。遇到飞机和导弹等具有显著有效反射面积的目标后,雷达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会被反射回各个方向。反射到雷达接收器的信号将在屏幕上显示目标的距离、方位角和速度等信息。
无源雷达与传统雷达不同,它不向太空发射无线电信号,而只通过设置在三角形3个不同位置的3个固定接收站,接收飞行目标发出的脉冲无线电信号,如飞机与飞机之间、飞机与地面之间的通信信号或飞机上的地形跟踪雷达、气象雷达的信号。
根据接收信号的时间差,通过收敛计算,给出目标的距离、方位角、速度等参数。通过实际实施过程,研究团队在270m距离上探测到了目标,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设计要求。
方文光中尉补充道:“隐形飞机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制造,遇到的信号不会被反射回来。因此,传统雷达将无法接收到隐形飞机的信号。”
然而,RTH被动雷达站采用了一种新原理,该系统不发射信号,而是接收隐形目标以脉冲形式发射的信号。通过接收这些信号,雷达将与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是一架具有特定距离和飞行速度的隐形飞机的结论。
可以说,在隐身战争和反隐身战争中,无源雷达是各国在现代战争中保卫领空的王牌。然而,制造无源雷达需要解决诸多科学技术难题,并非易事,成本往往非常高昂。因此,越南成功研制反隐身无源雷达,是越南军事科学的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