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上的机器人在信号丢失 7 个月后突然复活
菲莱探测器机器人在失去信号7个月后突然与欧洲航天局(ESA)重新建立联系,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
![]() |
2014年11月菲莱机器人的最后几张照片。图片来源:ESA |
去年11月,菲莱号着陆于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并运行了60个小时,与地面保持通信并传回信息。然而,它随后因无法收集到足够的能量而卡在悬崖上,进入“休眠”状态。
科学家们试图找到它,但未能成功。然而,6月13日晚,位于德国的欧空局总部意外收到了来自“菲莱”的信号,超过300个数据包传输到中心。科学家们称之为“来自太空的问候”。
“你好,欧空局罗塞塔号!我醒了!我睡了多久了?”菲莱号向将它送上彗星的航天器罗塞塔号喊道。“哦,欧空局罗塞塔号,好久不见了,该回去工作了。” 罗塞塔号航天器经过10年、超过60亿公里的旅程,于2014年8月进入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67P彗星)的轨道。
菲莱失联数月后,着陆系统工程师劳伦斯·奥罗克表示,它需要大约6瓦的电力来启动,9瓦的电力来接收信息,19瓦的电力来与其他探测器进行双向通信。欧空局的科学家希望,如果菲莱获得足够的阳光,它就能复活。
“我们很高兴‘菲莱’号熬过了漫长的冬天,”奥鲁克说道。科学家们正热切地等待着“菲莱”号传回的数据。它的内存最多可容纳8000个数据包,分析这些数据将帮助他们了解67P彗星上的情况。
去年11月,“菲莱”号着陆失败,搁浅在一处冰冷黑暗的悬崖上。但幸运的是,这让它在8月彗星接近时免于被太阳烧毁,奥鲁克说。“我想到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令人惊叹的图像。”
重达100公斤(220磅)的“菲莱”机器人在彗星表面几乎没有重量,去年11月与“罗塞塔”号航天器分离七小时后,降落在距离地球约5亿公里(3.11亿英里)的地方。科学家希望“菲莱”机器人能够帮助研究和了解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期存在的物质,包括碳和水的化合物。
据越南快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