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鸿峰总书记故乡的新色彩

September 5, 2014 15:19

(Baonghean)——走在风景秀丽、仍飘着新稻草香味的道路上,雄通(Hung Nguyen)人民每天目睹祖国的变化,心中不禁感到自豪。这里的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无愧于英雄祖国的革命传统。

Bê tông hóa đường xóm ở xã Hưng Thông (Hưng Nguyên). Ảnh: Sỹ Minh
兴通乡(Hung Nguyen)的乡村道路正在铺设混凝土。摄影:Sy Minh

黎文五先生在已故黎鸿峰总书记遗迹地担任管理员已逾十五年。作为黎鸿峰家族的一员,他始终为能够了解黎鸿峰总书记的诞生和这位坚定革命家爱国之心的发祥地而感到自豪。因此,除了自身知识储备外,他还努力阅读更多文献资料,提升演讲技巧。黎文五先生说:“我必须展现我对黎鸿峰总书记生平、背景和事业的理解,并将遗物与故居中的遗物联系起来,让参观者清楚地了解一位苏联故乡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 黎文五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位模范人物,乐于助人,积极动员民众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黎文五先生而言,在和平时期传承革命烈火,就是为邻里和年轻一代树立榜样。 “你不能光说不练,光说不练。我喜欢一句话:事例胜过千言万语。”吴先生分享道。

对于陈文春退役上校一家来说,为了传承家风,让孩子们学有所成,父母首先要从小事做起,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发扬胡伯伯战士的优良品质。因此,如今儿女已长成,祖父母依然辛勤耕耘着两丈田,怀揣着“从乡下磨几斤米给儿女送到河内”的愿望,多养几窝猪、几十只鸡,既能干活,又能给子孙后代多吃点干净的饭菜。作为一名军人,他始终把舍己为人、利人利己的精神放在第一位。每次有机会见到年轻一代,他总是叮嘱他们:“我们要把黎鸿峰总书记故土的火焰一直传承下去。所以,哪怕是普通农民,也要努力树立榜样。多做善事的农民,会让子孙后代敬佩,让他们树立‘革命土地上的儿子’的思想。”

在这片充满艰辛却又充满革命精神的土地上,侗族村(10村)人民秉持创新精神,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升内部资源,与公社其他10个村携手,加紧完成19项新农村建设标准。截至目前,10村人民已投入100多个工作日,每户60万越南盾,共计投入2.043亿越南盾,完成了2.9公里的村内道路建设。10村人民现在懂得“走捷径”,不仅发展农场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还懂得提供服务增加收入。截至目前,10村人均年收入已达2130万越南盾。第十村村长黎文全表示:“自从全民共建新农村政策出台以来,我们就认定,新农村要从每个人的生活做起,所以除了利用童工等外部资源、国家的支持外,我们也一直感谢来自人民的努力。”

不仅10村的村民,几乎整个兴通乡11个村的村民都在积极参与劳动生产,发展社区商业服务。许多农户参与发展示范农场、水产养殖场,为第三季作物开发养鱼。今年春耕,全乡平均单产达到每公顷60公担,粮食产量达到1755吨,水产养殖产量达到每公顷22公担,单产59.4吨。截至目前,兴通乡已达到16项新农村标准,力争到2015年达到19项。2014年前7个月,党委、乡政府集中精力指导落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等任务。截至目前,全社已建成乡村道路5.4公里、田间道路2.5公里,全社拥有3台联合收割机,为农业生产服务。过去一年,Hung Thong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区级优秀学生41名,校级优秀学生207名,目前已有50多名学生通过了大学和学院的入学考试。

兴统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武清海同志表示:“兴统乡是兴原县首批在交通、照明、学校和医疗站等方面达到新农村标准的四个乡之一。该乡已开始兴建英雄烈士纪念馆,启动资金21亿越南盾,其中人民捐款5亿越南盾。目前,该乡正在努力在今年完成剩余的三项标准,力争在2015年荣膺新农村标准乡称号。”

清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黎鸿峰总书记故乡的新色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