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方典型产品

November 28, 2012 14:22

(Baonghean)-南丹酱油产品刚刚被地方工业部认定为2012年北部地区典型农村工业产品。这一荣誉使南丹酱油制造商对他们的传统产品更加自豪,并更加有责任保护和提高家乡产品的质量。

来到南丹镇潘佩珠村的传统酱油加工村,走访酱油生产户,很容易被院子里晾晒的酱油罐、熟透的酱油散发出的香甜香味所吸引,浓郁的酱油香味就像这里人民的热爱一样。今年68岁的潘氏心女士——潘佩珠村——仍然勤勤恳恳地制作酱油。她说:“现在她年老体弱,但她仍然努力生产,确保有货供应给同奈、多乐、河内的客户……几十年来,每当有人打电话询问需要多少罐酱油时,心心念念的潘氏心就会把酱油打包,用公共汽车送来。9-10岁时,心心女士就会帮助父母制作酱油,从此,这项传统职业就跟随了她一生。过去,她们只做小规模的酱油生意来满足家庭需求,当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时,谭太太家每年平均生产1万升酱油。2008-2010年,每年生产3.5万至4万升酱油,销往市场,服务于前往胡伯伯家乡的游客、本省以及南北一些省份的市场。院子里总是堆满了40-50罐酱油,每年盈利4000-5000万越南盾。南丹酱油越来越受到省内外众多顾客的青睐,这种喜悦促使谭太太家以百年酱油酿造世家的责任感、经验和信誉,满怀热情地生产酱油。



谭太太做酱油很用心。

从1989年至今,南坛酱油已强势发展成为商品酱油。2010年,南坛酱油被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传统酱油生产村,从最初的19户发展到如今的35户参与酱油生产。工艺村村长范海阳先生表示:“为了维护品牌声誉和可持续发展,工艺村所有酱油生产户都决心保持高品质。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村的酱油生产户不使用食品添加剂或化学品。此外,工艺村还相互监督,直接管理酱油生产户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入手的直接管理,所有生产户必须使用南丹春大豆或生长在从兴原县到安山的林江地带的夏大豆。生产户必须遵守工艺村的规定。任何不符合工艺村标准和规定的生产户,其名称将被从工艺村中除名。”

整个南丹酱油村每年生产25万至30万升酱油,总收入约为30亿越南盾。该手工艺村为当地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为许多农村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由于原料充足,产量稳定,产出后很快被消费掉,特别是在每年3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手工艺村的产量无法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自从沙南合作社成立以来,该合作社专门从民间收集和消费优质酱油产品,酱油产量更加稳定。沙南合作社在河内设有3家销售代理,在多乐、平阳、同奈和西贡设有销售点,将南丹酱油销往全国各地。

据悉,2013年,科技厅将与南丹县配合,为南丹酱油产品注册集体商标。由此,南丹酱油品牌将进一步推广,并在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


琼兰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2012年北方典型产品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