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安全生产:仍未摆脱困境

November 19, 2013 14:17

(Baonghean)——绿色蔬菜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但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中微生物污染、有毒化学物质、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情况,已经影响到公众健康和环境。生产和供应安全蔬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生产安全蔬菜仍然面临挑战……

改变人们对安全蔬菜的认识

近年来,安全蔬菜生产模式已为该省各地人民所熟知,如宜金、宜安(荣市)、南英、南春(南丹)、演清(演州)、琼良、琼明(琼吕)等地……该模式的试点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土地和气候条件适宜;人们积极参与。目前,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种植业生产司已向义金、义安、兴东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和个人颁发了蔬菜安全生产合格证书,每个单位5-7公顷,奠清农业合作社8公顷,琼良农业合作社10公顷,义丹TH项目166公顷(其中温室蔬菜25公顷,网箱蔬菜95公顷)等。

2000年之前,琼明乡已将100多公顷水稻种植区转变为商业蔬菜种植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果种植其他粮食作物,平均年收入仅为每公顷900万至1000万越南盾,而改种蔬菜后,收入增长了5倍,甚至7-8倍。当地居民种植的传统蔬菜有苤蓝、卷心菜、芥菜、大葱……如今,琼明蔬菜已广泛销往河内、岘港、顺化等地。琼明乡农民积极创新,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是北中央农业科学技术院在2012年冬季作物中选定的“按照VietGAP流程生产安全蔬菜”试点基地之一。

该模式推广面积达15公顷,种植了葱、卷心菜和叶菜等蔬菜,共有90户农户参与。除了提供100%的育苗支持和30-50%的肥料(具体比例取决于模式)外,农户还学习了种植技术知识,包括各阶段和各季节的综合病虫害管理、收获后处理、田间日记记录等……在实施过程中,参与该模式的农户一致表示,三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按照VietGAP(越南良好农业规范)流程进行蔬菜管理,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了20%。

作为参与VietGAP生产模式的农户之一,琼明二村的胡文安先生欣喜地说道:“我们投资种植了2500平方米的卷心菜。刚开始种植的时候,我们非常困惑,尤其是要仔细填写表格。但当我们在菜地里得到指导和实际操作后,工作就变得轻松便捷了。通过学习,我们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经验是无法种植出高品质的商品蔬菜的,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Dự án rau nhà lưới ở xã Nghi Ân (TP Vinh).
义安乡(荣市)温室蔬菜项目。

困难输出

目前,荣市义安乡金忠村和金平村共有43户农户,在48个网箱蔬菜种植区种植蔬菜,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这些农户是专门从事蔬菜种植的,接受过生产技术、蔬菜初加工和保鲜方面的培训……金忠村的阮文强先生投资了2个网箱蔬菜种植区,他分享道:“以前,菜农们经常使用大量的化肥、粪肥和杀虫剂;即使在收获季节,也会使用氮肥来使蔬菜变绿。但在过去5年里,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种植蔬菜,而是投资采用安全种植方法。但目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市场上的‘净菜’和‘脏菜’之间的混淆。由于安全蔬菜没有生产单位、设施或机构(例如批发市场、产品展示摊位)的具体标志或产品标识,因此无法证明蔬菜的来源。”

琼明乡一村的胡演洲先生说:“这个季节,我们家继续按照VietGAP标准种植大葱。据测算,采用VietGAP标准种植大葱虽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在种植过程中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每亩地的养护时间增加了3-5个工作日)。目前,我们家每天消耗近500公斤蔬菜,扣除成本后,每月盈利近1000万越南盾。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为安全的蔬菜仍然只在传统市场销售,还没有‘挤’进’超市。”

“其实,清洁蔬菜的需求量很大,但如果消费市场不打开,利润就难以保证,我们就很难实行清洁安全的生产标准。”琼明乡农艳合作社负责人胡田伟介绍说,该乡按照VietGap流程种植安全蔬菜的项目于2012年底结束,但在接下来的几个季节里,人们对生产安全蔬菜的意识和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许多家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项目,但也逐渐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但清洁蔬菜的产量和品牌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因为目前还没有区分,清洁蔬菜仍然与传统方式生产的蔬菜等同,售价相差不大。

产量难的原因在于品牌尚未建立,没有标签证明保护。此外,大多数农户的蔬菜种植面积分散、面积小,每户只有几米到几亩地,无法满足超市、商家、集体厨房的订单;生产方式小规模,不按技术要求操作,种植时间随意,无计划种植的蔬菜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促进安全蔬菜的生产和消费

建设真正的清洁菜区,逐步提高菜农的收入,需要建立链条控制模式,朝着整个菜区按照清洁生产流程种植、不使用农药的目标迈进,在投放市场消费之前,必须加盖清洁蔬菜认证印章,从生产、加工到消费进行严格控制……为达到上述要求,2012年5月,义安省农林水产品品质管理厅在演清乡(演州)第10村10公顷蔬菜生产区建立了“链条控制VietGap蔬菜”模式,共有70户农户参与。

主要内容包括:签署蔬菜安全生产和消费链条合作协议;交流学习各地经验;支持链条参与主体;建立蔬菜安全生产链条管控模式……该部门负责人杨文雄表示:“该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地方、蔬菜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起初,蔬菜种植户对蔬菜安全生产还不熟悉,但会逐渐适应。一旦消费环节顺利解决,预计该模式将成为在链条上建立集中安全蔬菜种植区的前提,并逐步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认证。”

为了使该模式不断推广和推广,2012年12月,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了《至2020年义安省高科技蔬菜水果生产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高科技蔬菜水果总面积为3055公顷,其中2805公顷为良田,200公顷为低效水稻田。到2015年,全省力争发展2-3个应用高科技工艺的蔬菜水果生产区,面积约500-550公顷,预计产量约5万-5.5万吨。2016年至2020年,将根据规划,逐步将高科技应用于蔬菜产品的生产、采收、加工和保鲜;继续扩大生产,达到规划面积和预计产量30.6万吨,其中力争80%以上的产量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玉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蔬菜安全生产:仍未摆脱困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