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爱教传统
(Baonghean) - 这些天,Choong 寺于 2015 年 7 月 16 日被列为省级历史遗迹的好消息传遍了九个村庄和十个芒族,激动了那些眷恋和热爱芒族圣山的人们的心,特别是那些热衷于保存、维护和恢复 Choong 寺遗迹的有形和无形价值的人们的心。
Choong 寺自古以来就是精神与文化交汇的圣地,也是乂安省西北部广大泰族人民的骄傲。Choong 寺遗址(位于归合县周里乡 Choong 村)是一处神圣之地,它保存并铭记着历史上关于爱国主义以及高地与低地之间团结和谐精神的故事。
![]() |
第一期工程落成当天的 Choong Temple。照片:Cao Duy Thai |
芒忠,泰语意为“受人尊敬、热情好客的土地”。在当地居民的记忆和相关文献中,芒忠这个名字很可能是蓝山起义军为了表彰泰国人民在艰难时期对起义军的关爱而命名的。15世纪,蓝山起义军撤退到义安,建立根据地,集结兵力抵抗入侵我国的明朝侵略者。芒忠地区是黎利起义军驻扎的险要地区之一。芒忠的山林和人民的热情都敞开了大门,欢迎起义军的到来,芒忠也成为起义军招募和训练士兵的聚集地之一。芒忠地区的人们积极为黎利起义军提供粮食、物资和武器。一个鲜活的证据是,今天在芒忠的土地上,仍然保留着一系列地名,它们与蓝山起义军在我国历史上的英雄时期的许多活动息息相关。它们是:Huoi Vang Co——位于Bang村(Chau Ly),意为“降旗溪”,起义军在那里悬挂战旗;Pu Canh Ve——位于Lau村(Chau Ly),意为“哨所”,这里的山丘有一个制高点,可以监视和守卫Don Kho的粮食仓库;Vang Mo Khung——位于Choong村,意为“射击丘”,起义军在那里进行训练和练习使用武器;Don Kho, Don Cho——位于Tham村和Choong村(Chau Ly)之间,意为“仓库岛”、“市场岛”,是起义军储存和保管粮食以及与当地人举行市场的地点的遗迹;谭翁后(Tham Ong Hau)位于北山(Bac Son)和周里(Chau Ly)乡(归合Quy Hop)之间,意为“他来到了山洞”,这是对这个地方的尊称,据说黎利曾在这里躲藏和商议军事,为历史上辉煌的茶兰(Tra Lan)、博爱(Bo Ai)和卡闾(Kha Luu)战役做准备。据村里的长老和酋长说,许多人都亲眼见过两件“圣物”:铜鼓和用来供养军队的鼎。可惜的是,这两样东西如今都已失落。
芒忠之所以成为“圣地”,不仅是因为地名和“圣物”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史书上和战场上,还因为一个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人物的传说,这个人物可以被认为是这里流传的传说的中心人物,那就是传奇的历史人物 Nang Phom Hom——“香发少女”。
![]() |
神圣的庙宇前。 |
在芒忠族世代相传的社区记忆中,“香发姑娘”是崇寺供奉的主要人物。她是一位出身贫寒却性格优美的泰国姑娘,身上散发着山林珍花的芬芳、美丽和纯洁。她所到之处,草木皆欢,百花齐放,她的美貌令人倾倒,也为山林景色增添了光彩。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姑娘的头发总是散发着令人愉悦的自然香气,因此村民们给她取名为“香发姑娘”。原本平静的村民生活突然被打破,国家陷入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吴寇的残酷剥削政策,使这里遍地荒凉,一片混乱。阮廌的《伐吴大告》中记载:“南山竹海恶,不能尽数罪;东海水海恶,不能尽数臭。”此时,“香发娘”的美貌成了残暴侵略者的眼中钉,但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香发娘”不仅自保,还帮助许多人逃入深山老林。
在芒忠村举步维艰的年代,来自蓝山的爱国义军的出现,迅速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热烈响应。正是这位“香发姑娘”积极动员深山老林的人们加入义军,帮助义军建立阵地、集结兵力、储备粮草。黎利义军如鱼得水,如风筝般顺畅,即使在险峻的山林中作战,历经千辛万苦,物资匮乏,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最终凭借“劈竹子”的策略取得了胜利。
“香发少女”爱慕义军的忠诚,也对在艰难时期庇护自己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激之情,与义军中一位才华横溢的京军将领相爱了,并发誓要在一起一百年。
![]() |
米粒——为纪念“香发夫人”而崇拜的吉祥物,她为军队提供了粮食。图片:nk |
六月的一天,阳光洒满蜜糖,思念着在战场上漂泊的将军“香发姑娘”,来到溪边等候。她洗头时,心不在焉地掉落了梳子,伸手去取水时,不慎跌入万丈深渊(王谷居)。得知“香发姑娘”失踪的消息,将军率领士兵赶回,调集了象马,与村民们日夜搜寻。挖遍山上的泥土,却始终不见踪影,只有几缕头发与水混合在一起,拾起后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士兵和村民思念着她,便将拾到的头发埋在挖出的土堆里,并在土堆上为“香发姑娘”修建了一座庙宇。
![]() |
“香发女士”雕像。 |
“香发少女”是一位容貌俊美的人物,象征着芒族人民与黎利军队携手保卫祖国的崇高情操和功绩。这在荒山野林中描绘的美好爱情,体现了千家万户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互助的爱情,体现了他们团结一心、团结一心、反抗压迫的愿望。因此,“香发少女”庙——崇寺已成为芒族人民与上芒族地区、下芒族村庄之间交流、联结、团结互助的场所。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初一,村民们都要组织祭拜“香发姑娘”和自己崇拜的诸神,特别是两个主要节日:旦六五节(农历六月十五、十六)和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五)。
为缅怀先辈,发扬“饮水思源”精神,在保留古迹的基础上,在地区集体、个人、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共同愿望下,崇庙建筑群于2013年12月8日(农历)、2014年1月8日开工修复,并于2014年6月15日竣工。7月29日和30日两天,归合县人民委员会隆重举办崇庙庆典,并在周里乡崇庙举行省级历史遗迹认定证书。崇庙的修复和省级历史遗迹认定不仅及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肯定和认可了这座位于风景秀丽的圣山地区、富有爱国主义和人文传统意义的历史遗迹的强大生命力!
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