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鲜艳的海波

July 30, 2015 16:46

(Baonghean) - 会波县曾是一片神圣的森林和毒水,如今却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稻米碧绿,牲畜成群结队地生长繁茂。如今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离不开青年团书记梁文强勤劳的双手、积极的思维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不贫穷

“从芒森镇到南坎乡农德村,右转,沿着小土路,一直走到会波溪的尽头,你们的营地就在那里。”农德青年团书记梁文强在电话里指示道。我坐在“铁马”上,行驶在近4公里长的林道上,不时出现陡坡,布满岩石和碎石,有些路段需要稳住方向盘才能越过路上的大石头。行驶了大约30分钟,我遇到一个站在路边的孩子,便停下车,询问梁文强的营地在哪里,孩子点点头:“叔叔,跟我来,梁文强叔叔让我出来接你们。”

沿着山坡向上,穿过刚刚被稻米覆盖的小梯田,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小房子。梁文强穿着沾满树胶的工作服,瘦削黝黑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热情地迎接我。如果不是区青年团书记事先介绍,根本无法知道这是一位青年团的“领导”,因为从外表来看,他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顺着用树皮完好无损的树干搭建的临时楼梯拾级而上,在房子的一角,一位皮肤黝黑的女子正坐在织布机前织布。梁文强向客人介绍,这是他的妻子——魏氏南。交谈中,我们得知南女士是几十公里外那莱乡那莱村的姑娘,自2001年起就跟随梁文强来到此地,成为他的妻子。

Mái nhà nhỏ của vợ chồng anh Lương Văn Kiềng nơi Huồi Pốc.
梁文强先生和他的妻子在会波的小房子。

坐在屋边,Kieng开心地聊着天。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9个孩子,Kieng排行第八。读完11年级后,由于家境困难,Kieng不得不辍学。19岁那年,Kieng结婚了,兄弟姐妹帮他在村里盖了一栋小房子。他身无分文地搬了出去。夫妻俩的生活就靠母亲留给他的近1公顷土地,因此常年处于贫困之中。许多个夜晚,Kieng都无法合上眼睛,他用手捂着额头,担心自己如果再不闯出来,就会一辈子贫穷。而Ky Son地广人稀。虽然Khe Huoi Poc离家很远,但那里的土地很大,他可以去那里长期发展畜牧业。

想到就要做到,Kieng和妻子商量,把房子留给母亲,自己去那里做生意。夫妻俩商量后,小两口带着生活用品来到Huoi Poc溪,盖了一间小房子居住。Kieng观察后认为,这里山地宽阔,食物丰富,最适合饲养牛、羊、鸡。心想,母亲和兄弟姐妹都很穷,他们哪儿有钱买种畜呢?从广播电视上听说可以向社会政策银行贷款做生意,夫妇俩便来到孟县镇,去县社会政策银行咨询贷款事宜。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夫妇俩很快便有了1500万越南盾的资金。用这笔钱,他买了1头牛、1只种羊和10只种鸡。结合畜牧业,夫妻俩积极开荒田地,种植水稻、木薯,在粮食上占据主动。

南女士透露:“虽然面积不是以公顷来计算,但夫妻俩每年播种35公斤稻种,收获40袋稻米。收割后,他们费力地将木薯切成小块,晒干,用来喂鸡。虽然鸡可以在山上自由活动,但我们必须为它们储存食物,一旦下大雨,我们就不能让它们自由活动,所以我们会把食物摊开来喂它们。”在会普溪生活了十多年,夫妻俩现在拥有大量的牛、羊、猪和鸡。夫妻俩透露,他们每年都会卖掉1-2头牛、几只羊和母猪,无论生下多少只猪仔,用来养猪吃肉,再卖掉赚钱维持生活和偿还银行贷款。妻子尽职尽责,包揽所有家务和孩子,并为丈夫参与社会工作创造条件。目前,Kieng先生担任农德青年团党支部副书记兼书记。在这个“偏远”的地方,尽管缺乏精神,这对年轻夫妇仍然互相鼓励,努力工作、生产,稳定生活,不愧为众多工会成员和年轻人学习的模范工会领袖。

Chị Vi Thị Nang (vợ anh Kiềng) chăm sóc đàn gà.
Vi Thi Nang 女士(Kieng 先生的妻子)负责照顾鸡。

关注 Kieng 先生

和高原上的许多其他村庄一样,农德村人民的生活仍然很困难,贫困率仍然很高。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不懂经商,很多人甚至懒得工作。Kieng先生多次与村干部商量,鼓励人们通过养猪和养鸡来发展经济。这个想法得到了村干部的赞同,但要让人们有效地养猪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养猪,但效率很低。Kieng多次阅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到在很多地方人们互相帮助,分组养猪非常有效,通过多次村民会议,Kieng提出了他的意见,得到了村里干部和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工作,等着政府的扶持政策。Kieng先生没有放弃,而是直接和大家见面,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要脱贫,必须自力更生。生活是你们的,你们也有手、脚、脑子,只是缺少毅力和勤奋。少说多做,慢慢地人们就会理解的。就这样,最困难的任务基本解决了。Kieng先生算了一下,村里有120户人家,需要分成很多个小组,每组3-4户,支持养猪。第一批养猪小组由村里从国家畜牧扶持项目中分配种猪。猪生完后,每户负责为其他小组的家庭支持2头母猪。就这样,到现在,Noong De村已经有了4个养猪小组,给每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他们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

我最初踏上会波盖房创业的时候,这片山区荒无人烟,行人稀少。但现在这里有6户人家,都是年轻夫妇。梁美添先生是跟随Kieng先生创业4年的6户人家之一,他透露:“我学着Kieng夫妇创业的路子来到这里盖房子,辛苦地在房子周围开垦了8片梯田,还养了许多牛羊……这样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不再像以前缺吃少喝、干活儿了。现在的会波,不仅有成群的牛羊和鸡……而且山坡上还有梯田,为这些不甘于贫困的人们展现了一幅富足的景象。”

梁文强身为党员兼团委书记,始终坚守岗位,定期回村,鼓励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团委开展的活动。团委书记日常工作中,最关心的是动员团员和青年帮助困难户修缮房屋、整地生产;清理村道两旁的树木、清理公共卫生、疏通沟渠、管理和修复社区自来水设施等。在团委的积极贡献下,农德村如今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

县青年联合会书记夏氏曦表示,目前,奇山村有105名青年党员,都是经济模范,年收入在4000万至1.5亿越南盾之间。奇山青年难能可贵的是,大部分经济模范的收入来源于银行小额贷款。凭借勤奋、刻苦,懂得利用地方优势,他们建立了精神和物质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团委书记梁文强表示,他是奇山村105名青年经济发展模范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梁文强先生不仅懂得如何站起来掌控自己的人生,还是一名善于做群众运动的优秀团员,受到农德村和南坎乡团委的一致认可。

春黄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色彩鲜艳的海波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