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党员:重要的是...谁在筛查,谁在筛查?
党员筛查指令是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剩下的问题是“谁筛查”——组织实施的人和“筛查谁”——被筛查的对象?
中央书记处刚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和审查筛选质量,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员予以开除出党的指示》(简称《党员筛选指示》)。
这些信息经报刊登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关注。
人们期待已久
党员素质问题从党成立之初就被提出来,因为党员素质始终是决定党的力量和生死存亡的主导因素。
你要知道,八月革命的时候,党只有5000名党员,1960年有50万党员,抗美救国战争结束时,党员有150万左右。
当时的党员不愧为“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越南民族的先锋革命战士”(《越南共产党章程》第一条)。
进入21世纪,党员数量急剧增长。2006年,党员人数超过310万;2015年超过450万;2017年超过490万。但这也是党员被“筛选”最多的时期。2011年至2017年,中共对50938名党员进行了党内审查和除名,其中12499名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和开除党籍。
![]() |
党员筛查指令是民众期盼已久的。插图:黎英勇 |
党员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却得不到保证的原因之一是“过去的发展党员和审查筛选党员工作没有达到要求,存在着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的现象。吸收不合格人员、动机不纯人员入党的现象在很多地方还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党员发展过程中对党员标准的松懈之外,追求数量也是造成党员数量增加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上述缺陷反映在各级党委的决议中,这些决议设定了入党目标,这是政绩病的体现。因此,各级党委想方设法“争取”、 “铺红地毯”,以“廉洁坚强的党基”的名义,邀请群众入党。党员素质因此被低估。
1969年,值此建党39周年之际,胡志明主席在《提高革命道德,战胜个人主义》一文中强调,除了好同志外,还有一部分干部、党员的道德素质还比较低下。
他指出:“他们(道德素质低的党员)个人主义色彩很重,凡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并列举了这类党员的缺点。
胡伯伯50年前说过的话仿佛就在昨天。
虽然如今党员人数比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国家社会经济形势面临诸多困难)的党员人数多了许多倍,但质量却不能说更好。如今,道德素质低下的干部和党员已不再是胡伯伯在世时那样的“少数”,而是已经膨胀成“相当一部分”,威胁着国家存亡。
在此背景下,总书记、国家主席发起的“烧腐败炉”运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一致好评。短短时间内,中央政府管理的60多名官员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处分,其中包括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部长、秘书长、各省市副秘书长等。
但无论火势多么猛烈,“腐败的熔炉”不可能永远燃烧。需要制定正确的政策,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从源头上淘汰那些道德、素质和工作能力低下的党员干部。而《关于党员甄别工作的指示》正是人民期待已久的整顿党风的利器。
谁在筛查?谁在筛查?
剩下的问题是“谁来筛选”——实施的组织者?“谁来筛选”——被筛选的对象?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筛选就会陷入“对着大象说话,用芦苇枪打”的境地,好党员、反腐败的党员很可能成为首批被“筛选”的对象。
在官员选拔任用机制依然盛行“五子四娥五德”(五子即长子孙孙,四娥即一子孙,二钱财,三人脉,四弟子,五德即无处可去)的情况下,上述担忧不无道理。
如果机关党政职务上的党员中,很多都是领导、上级的妻子、子女、弟弟妹妹、亲属,该如何甄别?
如果党组织和政府被利益集团所主导,如何甄别?
但是,只要党有决心,懂得依靠人民,筛选出软弱、堕落和腐败的党员并非不可能。
在解放战争和卫国战争中,党懂得依靠人民,党在人民中间,人民保卫党,创造出无穷的力量,战胜任何敌人。
在国家革新、建设、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党还调动和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使国家逐步摆脱贫困落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
因此,整顿党的组织、筛选党员不仅仅是党的内部任务,人民群众有千万只眼睛、千万只耳朵,宽容邪恶,但绝不会掩盖邪恶。
如果赋予党员干部权力和责任去落实,真心实意地在群众中“筛选”,中央关于筛选党员的指示就一定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