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般的张本将永远闪耀
(Baonghean.vn)——长安,这片被称为“炸弹袋、火锅”的土地,如今已与祖国和国家一起复兴发展。传奇史诗《长安》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至今仍散发着它的价值。
值此长盆大捷55周年(1968年10月31日-2023年10月31日)之际,乂安报社采访了长盆国家历史遗址管理委员会主任潘仲禄先生。
光伏:许多年轻一代来到美山县杜良县,都想进一步了解这条名为“长本路”的传奇之路。您能分享一些关于这条路的宝贵历史信息吗?
潘仲禄先生:Truong Bon 是 Thung Nua 山脉上一条长 5 公里、高近 70 米的陡峭山口,位于战略路线 15A 或也称为 30 号路线上 - 穿过 Do Luong 县 My Son 公社。
在美帝国主义加大对北方轰炸力度的年代,长本的战略地位特别重要,因为它是连接我北方大后方交通要道和支援南方战场人力物力的要地。

党中央和政府以战略眼光迅速指导修建15A战略路线,调动一切力量、时间和运输能力,通过长本为战场提供及时支援。为了摧毁长本,切断我军交通要道,美帝国主义发动了疯狂进攻。
1964年至1968年,他们向这片英雄的土地投下了18936枚各类炸弹和数万枚导弹,摧毁了沿途211个村庄,造成美山乡、仁山乡、杜良县等地大量人员伤亡,数千名干部、战士、青年志愿者、交通部门职工、民兵伤亡,其中1240名干部、战士永远留在祖国怀抱。
但是,美国侵略者的炮火和枪声,并不能击垮我军民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靠桥生存,靠路生存,英勇牺牲”,“心脏可以停止跳动,但道路不能被阻挡”。
我军民部队维护交通要道,贡献了200多万个工作日,挖填土石方数百万立方米,安全运输9.4万辆军车过“长江”。同时,运输、疏通了数百万吨物资;出动4500辆自行车、4500辆三轮车……在敌人进攻封锁“长江”时,疏通物资。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各路力量顽强拼搏、智慧战斗、英勇善战。张本部队成为人民战争的巅峰,成为直接参战和服务于战争的众多力量的综合力量。
光伏:随着时间的流逝,张本这个名字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变得更加神圣和有意义。我想,这其中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317连13名青年志愿者的英勇牺牲……?
潘仲禄先生:没错!在长本,涌现出许多英勇牺牲的先例,为长本的传奇增添了光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317连65队青年志愿军总队13名青年志愿军战士为抗美救国而牺牲的壮举。
第317青年志愿连是主力部队,被调往多条路线执行任务。在重要交通枢纽服役三年多后,1967年初,该连奉命转入长盆火力坐标。
1968年7月,面对美军战机的猛烈攻击,317连展开了一场持续100天的夜间交通保障行动。该连选拔了14名士兵(12名女性和2名男性),全天候值班,观察并警告美军战机。同时,他们标记未爆炸炸弹的位置,与工兵协同拆除炸弹、填补弹坑、维护路面,并穿着白衬衫彻夜不眠,充当“活标”,引导数千辆运载物资前往南方的卡车安全通过关键点。

经过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317连经总指挥部批准,着手审查批准8名服役三年期满、在部队立下大功、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同志的退伍事宜。然而,1968年10月30日夜间,317连接到总指挥部的命令,要求紧急疏通交通,以便军车队在黎明前越过长盆河向南行驶。
面对此情此景,8人全员志愿随队赴现场执行任务,秉持着“部队一小时,战场一小时”“路未开,血肉之躯无悔”的精神。1968年10月31日凌晨4点,全队紧急集中力量,填埋弹坑。6点10分,工作即将按计划完成。突然,美机轰炸警报响起,全队官兵纷纷撤退到防空洞,最后撤回防空洞的只有14名随队执勤、被分配执行战斗任务的官兵。

随即,大批美国飞机飞来轰炸,向值班编队投下了172枚炸弹,张本部队被淹没在一片浓烟之中,13/14名士兵英勇牺牲,而此时距离美国飞机停止轰炸整个北方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怀着对在长盆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深切敬意和缅怀,2008年9月23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颁发第1304/QD-CTN号决定,向乂安省抗美救国青年志愿总队第65队317连14名长盆青年志愿军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光伏:正是由于这一历史意义,长本国家史迹地才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红色地址”,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长本胜利的历史价值。那么,近年来,史迹地管理委员会是如何努力满足人民的期望的呢?
潘仲禄先生: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为了把长盆镇建设成为教育现在和未来年轻一代革命传统的“红色圣地”,2010年4月19日,乂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了第1591/QD.UBND-CNXD号决定,批准建设“长盆镇历史遗迹保护修复工程”的投资项目。

乂安省、胡志明共青团中央、交通部以及国内外许多机关、单位、集体和个人共同投资、捐助和支持了遗址区的建设和修复,占地面积为217,327平方米。2总投资3650亿越南盾,项目于2012年10月27日开工。
克服重重困难,截至2014年4月,项目主要内容已完工。基于此现实情况,考虑到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的请求,2014年4月16日,乂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第1520/QD-UBND号决定,成立长盆国家遗址管理委员会,以尽快满足人民群众瞻仰、缅怀英雄烈士的愿望。

按照既定任务,遗址管理委员会有效提升了遗址的价值,改进了游客接待服务工作,提高了讲解质量,加强了文物的保护和收藏工作,从而丰富了长盆遗址的历史价值。接待服务工作有序、庄严、科学地进行。通过登记部门的游客团体将获得关于游览内容和时间安排的指导,安排了隆重的仪式,聆听了关于长盆遗址辉煌历史的讲解,在教堂举行了纪念仪式,参观了建筑物,参观了传统民居……

长安遗址管理委员会还加强景观环境的维护和保护工作,清理遗址,确保其绿色、洁净、美丽、文明。同时,注重文物征集和证据修复,彰显长安遗址的历史价值;注重衔接旅游线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长安遗址。
光伏:数字革命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唤醒了红色地址的历史价值和民族文化遗产。长本国家历史遗址在活动方面做出了哪些改变以适应这一进程?
潘仲禄先生:长本国家历史遗址的数字技术应用已取得积极成效。目前,管理和运营信息、数据和历史资料已在网站、社交网络应用程序等电子信息系统上全面更新,并被许多人查阅、研究和学习。

遗址博物馆已投入大量技术,将电子沙盘模型与张本历史影片相结合,为游客和民众提供服务。该模型受到众多游客,尤其是学生的喜爱和赞赏。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技术在遗址管理和价值推广方面的应用仍属新兴技术。
未来需要制定更有效的规划,并有可能通过应用3D虚拟现实(VR)技术,打造一个以直观、引人入胜的图像形式呈现的历史文化学习旅游模式。这些将成为有效支持旅游产品建设的“工具”,吸引游客前往文物保护单位,传播遗产和历史的价值,为保护和弘扬文物的巨大价值做出贡献。

光伏:值此纪念长盆大捷55周年之际,《人民报》配合乂安省举办“长盆——英雄足迹”文艺演出,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此次活动的具体情况?
潘仲禄先生:特别艺术节目《张本——英雄足迹》将于10月29日晚在长盆国家史迹广场举行,并通过人民电视台、义安广播电视台以及全国30家地方电视台和多个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
该节目由两篇章组成:第一篇章:光荣的历史;第二篇章:红火走向未来,众多知名艺术家参与其中。该节目首次在义安省使用无人机表演艺术,为观众营造了生动、新颖、感人的效果。

活动期间,组委会将向张本青年志愿军13名英雄烈士和历史见证人陈氏统的亲属赠送14本存折,并赠送50栋感恩屋,总价值25亿越盾,用于配合乂安省开展社会保障工作。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饮水思源”的民族精神,表达对英雄烈士和革命先烈的敬意,培养下一代对祖国、对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责任感。
光伏:感谢您的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