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医生光辉的医德(下)
义安省有许多医务人员,他们是职业道德的光辉典范。他们热爱职业,热爱人民,默默奉献于关爱和守护人民健康的事业。他们身着的白衣,是医者知识、荣誉和高尚人格的象征。

第 2 课:
默默奉献
义安省有许多医务人员,他们是职业道德的光辉典范。他们热爱职业,热爱人民,默默奉献于关爱和守护人民健康的事业。他们身着的白衣,是医者知识、荣誉和高尚人格的象征。
面对新冠疫情,勇于开拓
虽然新冠疫情已经消退,但这场疫情的阴影和后果仍然深深地印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越南义安省综合医院热带病中心寄生虫病毒科副主任裴进焕医生就是其中一位,他经历了三年的抗击新冠疫情,显得苍老了许多……

当义安省出现首批病例时,裴进焕医生是第一个被派往热带病中心(义安省综合医院)隔离区的人员——该中心后来更名为义安省第一重症监护中心,负责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他的任务是管理和直接治疗隔离区的患者。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医护人员所面临的艰辛和困难难以言表。每天,这里的医护人员要两班倒,每班12小时,工作量是外面同事的3到4倍。在这12个小时里,他们常常身着防护服,汗流浃背;不吃不喝,不睡觉不上厕所;时刻处于忙碌状态:检查、输液、上呼吸机、手术……一刻也不能休息。一个病人还没处理完,另一个病人就需要介入。

裴进焕医生说:“疫情防控是我的专长。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威胁着许多患者的生命。如果我不带头进入隔离区救治患者,谁来承担呢?我是一个积极的人,热爱运动和旅行。然而,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牺牲个人兴趣和热情,自愿奉献自己,为了患者的生命和社区的健康。”
在隔离治疗区工作,每位医护人员的压力都非常大。2021年底-2022年初,新冠疫情在社区强势爆发,义安每天新增病例超过2000例,其中有因其他疾病住院的,有患有基础疾病的……因此,重症、危重症患者数量非常庞大。义安第一重症监护中心经常超负荷运转,每天要收治超过230名患者。而该中心规模为100张床位,拥有100多名医护人员。中心已经超负荷运转,但仍有来自较低楼层,1楼和2楼的患者不断转运。
.png)
两年来(2021-2022),裴进焕医生和许多其他医护人员一样,几乎几乎不回家,吃饭、睡觉、工作都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区持续进行。原本年轻英俊的裴进焕医生,很快容貌和形象就“毁容”了。他面容憔悴,布满口罩印,皮肤皱巴巴的,总是因刺激而泛红。而时至今日,那段抗疫岁月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疫情过去后,范医生和他的同事们一刻不停地投入到与各种疾病的斗争中。范医生再次燃起攻克“难题”的热情,拯救了热带病中心寄生虫学系收治的传染病患者。他已经在那里工作了16年。裴进焕医生坦言:“我一直想帮助那些处境艰难的人;我想直接检查病人,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去救人。每当我找到解决方案,成功挽救一位病人的生命,我都感到无比的欣慰。这是医学界的骄傲,并非每个职业都能拥有。”
静静地在高山上
在义安省,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必须把自己投入到肮脏的地方去清洗,必须把自己投入到痛苦的地方去减轻痛苦”(胡伯伯1946年关于医生的教诲)。祥阳县医疗中心副院长陈文公医生就是其中之一。在新冠疫情期间,陈文公医生是疫情热点地区的“常驻人员”,负责协调抗击疫情、分流、隔离、采集样本检测、救治……患者。当一个病例首次出现时,他就在那里;当疫情得到控制后,他和同事们又转移到另一个疫情热点地区。

2021年7月在良明乡占蓬村疫情、2021年12月在仁梅乡疫情、2021年12月26日至29日在安那乡那空村疫情、牙美乡万蒙村疫情时,我都见到了陈文功医生……他总是汗流浃背,由于睡眠不足,眼圈发黑,皮肤黝黑。在山区抗击疫情很辛苦,但他从未抱怨过任何困难,而是和同事们默默地、兢兢业业地与疫情作斗争,以最大的决心投入工作,只希望村庄早日恢复平静。
谈起防控工作,陈文功医生说:“我已经习惯了。”他的医术生涯就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与疫情抗争。1990年,他医学院毕业后,志愿到岐山县医疗中心工作。当时,在义安省最偏远、海拔最高的边境地区,疟疾、霍乱、痢疾肆虐。“新兵”陈文功双脚还没来得及暖和,就和上一届的战友们一起背上背包,奔赴抗疫一线。

那些年,乂安省是全国疟疾高发区,疫情频发。所有山区和中部地区都爆发了疟疾。乂安省西部的村庄被疟疾“摧毁”。有些村庄90%的人都携带疟原虫;田里的稻米已经成熟,却没有健康的人来收割。仅在奇山县,平均每年就有50到60人死于疟疾。
由于没有公路,交通不便,他和同事们翻山越岭,穿过森林,前往疫情严重的村庄。医务人员在村庄里进行宣传,组织防控工作,采集疟疾样本检测,喷洒杀虫剂,为蚊帐配药,并提供治疗。一个村庄疫情结束后,他们又转移到另一个村庄抗击疫情。每次出诊通常持续2-3个月……森林神圣,水有毒。疟疾持续了很长时间。从那时起,全科医生陈文功的皮肤就“永远黑了”。

1993年,陈文功医生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母亲,申请调到祥阳县卫生院工作。卫生院离家近,但他仍然需要经常外出。当时,包括祥阳县在内的义安省山区疫情虽然暂时平息,但危险依然存在,随时可能爆发。主要原因是民众的防疫教育和意识不强。为了防疫抗疫,县卫生院经常组织工作组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宣传和监测工作,每次行程通常持续数周。陈文功医生是工作组的核心成员。
工作期间,他不断向同事学习,精益求精,出色地履行职责。他学习得越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越多,能够治疗各种疾病。凭借良好的专业能力,他得到了县医疗中心和卫生部的认可,先后被任命为科室主任、副主任。陈文功医生为祥阳县落实国家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目标计划做出了许多贡献。

陈文功医生的一生与抗疫工作息息相关。他说:“2007年,我读完医科后,就全身心投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那一年,班韦水电站建成。建设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吸毒和艾滋病的滋生。随后的几年里,梁明乡明仙村爆发了脑膜炎疫情,梅山乡平谷村爆发了麻疹疫情,还有新冠肺炎疫情、白喉疫情……疫情来袭,我并没有感到疲惫和疲惫,只是觉得要更加努力,为防疫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人民的健康是医务人员工作的动力。”
疫情平息后,丛医生和义安省许多医务人员一样,投入到另一场场默默的“战斗”中:防治儿童营养不良;防治艾滋病;保障食品安全;实施扩大免疫;实施医疗卫生数字化转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关注生殖健康……在这场“战斗”中,陈文功医生始终在苦苦挣扎,思考着一些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孩子只有几个月大,父母就在公司上班,如何防治儿童营养不良?商品琳琅满目,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如何为吸毒人员创造就业机会,有效防治毒品和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