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现20年后,中南大羚或将消失
时至今日,距离这种名为中南大羚的有蹄类动物的惊人发现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这种动物对人类来说仍然是一个谜。因此,如果不及时保护,它也很容易悄悄地从地球上消失。
本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动物发现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中南大羚工作组(SWG)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警告称,由于保护区内的密集捕猎和管理不善,该物种濒临灭绝。
中南大羚是一种外形类似羚羊的有蹄类动物。1992年,前越南林业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一支研究小组在越南-老挝边境附近的河静省武光森林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中南大羚。当他们在一个猎人的住所里发现一个异常长的头骨和直角时,他们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这是50多年来科学家首次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动物发现之一。
然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中南大羚的栖息地和习性了解甚少。2010年,当地居民在老挝中部的波里坎赛省捕获了一只中南大羚,但这只羚羊几天后就死了。在此之前,中南大羚在野外生存的最后证据是1999年在波里坎赛省用红外相机捕捉到的一张照片。
但其数量仍是个谜。
世界自然基金会大湄公河物种项目经理尼克·考克斯表示,中南大羚是一种极其害羞的动物,很少见到。尽管中南大羚的栖息地非常狭窄,但目前还没有科学家在野外见过它们。被捕获的中南大羚在圈养环境下无法存活。
由于中南大羚躲避人类的习性,科学家们一直无法准确评估其种群数量。中南大羚研究小组协调员威廉·罗比肖先生推测:“在最好的情况下,野外可能还有几百只中南大羚,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只剩下几十只。”
尽管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侵占中南大羚的栖息地,但对该物种的最大威胁是偷猎。中南大羚经常被猎人用来捕捉鹿、麂、野猪等其他动物的陷阱捕获。由于中国对传统中药的需求以及越南烹饪市场的需求,这些物种在野生动物贸易市场上带来了更高的利润。
“中南大羚是安南地区少数几种在市场上价值不高的动物之一,”罗比乔先生说。“中南大羚经常被意外捕获,就像海豚被困在鲑鱼笼里一样。”
不要让中南大羚消失
在发现中南大羚后,越南
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分会亚洲物种专家巴尼·朗博士警告称,越南和老挝政府需要建立关键保护区。然而,如果不采取措施,通过移除偷猎陷阱来保护中南大羚的栖息地,这些保护区将只不过是地图上的几条线而已。
“如果能够减少偷猎,该物种的未来将更加光明,”WCS老挝保护规划顾问克里斯·哈勒姆说道。“这需要加强中南大羚栖息地的森林保护,增加其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是,减少对野生动物食品和药物的需求。”
2010 年,越南的另一个标志性物种爪哇犀牛的最后一头被偷猎者杀死,该物种被宣布灭绝,拯救中南大羚的努力变得更加紧迫。
“今年我们庆祝发现中南大羚20周年,但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这也将是最后一个周年。””哈勒姆先生补充道。
中南大羚被认为是越南与老挝边境长山山脉生物多样性的标志之一。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许多珍稀物种,包括地球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特有物种。除了中南大羚之外,人们还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中发现了两种鹿类——大角麂和长山麂。
“幸运的是,中南大羚并非濒危物种。但我们仍需采取行动,才能防止这种世界上最稀有、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被悄悄逼入绝境,”罗奇肖总结道。据 Nhandan-M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