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业务管理将下放至区级。
(Baonghean)- 义安省目前有829家零售商店销售液化石油气(也称为天然气或LPG),涵盖17个不同的天然气品牌。根据评估,该系统基本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然而,为了在大范围内严格管理该领域的商业活动,工贸厅建议省人民委员会将管理权下放至县级。
新法令实施过程中的担忧
尽管政府关于液化石油气贸易的第19/2016/ND-CP号法令(取代之前的第107/2009/ND-CP号法令)已于2016年5月生效,但过去几个月,荣市的天然气经销商陈文维恩先生(Tran Van Vien)对应用一些新法规并不太有信心。据陈文维恩先生分析,他的工厂目前拥有超过20万个气瓶和约80立方米的储气罐。如果应用第19/2016号法令下的新规定,他的经销商模式可以重新注册为分销商,气瓶(也称为瓶)符合标准,但储气罐必须达到约300立方米。
这很困难,因为企业必须多投资数百亿越南盾,造成浪费。因为储气罐里的气源是循环供家庭使用的,所以升级储气罐是不必要的。更何况,如果升级储气罐,仓库也必须升级(或租用),确保安全的条件……
![]() |
许多加油站也与其他商店在同一处所经营。(照片拍摄于荣市风亭仓街)。 |
此外,关于燃气经销商或总代理数量以及加气站、储存条件等规定的第19/2016/ND-CP号法令的适用问题也令人担忧。此外,如果严格执行,义安省的大多数燃气商店将不得不重新考虑。长期以来,许多机构利用房屋储存气瓶,没有单独的仓库,将燃气与许多其他物品一起交易,燃气商店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地区,许多过往人员没有确保安全距离。根据工贸部的统计数据,义安省90%以上的商店没有单独的仓储系统,气瓶主要存放在商店或房屋内以供流通和使用。
同时,门店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液化气业务培训、消防安全培训等工作不到位,区域内仍存在非法倒气、品牌造假等现象,给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稽查控制带来诸多困难。批发商、总代理、代理商等燃气经营活动信息透明度的监管缺失,导致消费者难以掌握燃气商的价格、产品品牌、分销体系等信息……这些都是围绕燃气经营管理新法令落地实施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从燃气零售门店角度来看,第19/2016/ND-CP号法令与以往法规相比,监管力度不足。
管理将下放至区级。
关于根据第19/2016/ND-CP号法令规范燃气经营条件的问题,工贸部正在听取企业意见,并继续征求相关机构的意见,以便向政府提出适当的调整建议。在管理和实施方面,工贸厅在与相关部门、机构和县、市、镇人民委员会协商后,已向省人民委员会提交了《关于颁布关于下放液化石油气经营资格证书颁发规定的决定草案》。该草案的内容是将液化石油气零售店经营资格证书的颁发工作下放给县级人民委员会进行管理和颁发许可证。
![]() |
天然气经营活动将分散至区、市、镇。 |
工贸部给出的理由是,义安省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地形复杂,燃气商店主要是分散在全省各地的小型零售店。在适用新法令时,向零售店发放液化石油气经营资格证书需要对每个设施进行直接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符合规定的条件。另一个影响燃气经营许可和管理权下放到县一级的问题是,消防警察部队现已根据地区组建专业部门,更贴近设施。这是与工贸部和职能部门一起发挥核心作用的部门,负责对液化石油气经营(属于有条件经营项目)的许可发放和消防培训进行管控。
典型的例子是荣市消防警察局,该局与工贸厅协作管理131家液化石油气商店。该局每月和每季度都会主动检查,确保燃气业务安全。同时,该局每年都会与政府和店主协作,为所有参与燃气业务的员工(326人)进行专业培训。
据工贸部贸易管理处副处长胡氏霞女士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29家燃气门店获得工贸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事实上,由于该省幅员辽阔,门店分布不均,直接到门店进行审批存在诸多困难和限制,对于居住地较远、需要直接向工贸部提交申请的燃气企业和个人来说,也造成了时间和路途成本的浪费。将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县,将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燃气经营活动的管理。
这也是新时期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该部门指导各县向社会公布、解释,指导组织和公民了解有关颁发、换发、调整和延长液化石油气经营资格证书的法律规定;接受省人民委员会的委托,为属于规定对象的组织和公民的店铺颁发、换发、调整和延长液化石油气经营资格证书。
阮阮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