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韩国“超级火箭”令日本武士惊恐不已
一把火箭发射器可以同时发射 50 支大箭,可以穿透 15 世纪许多最好的防护装甲。
14世纪的韩国火箭发射器令日本武士感到恐惧
飞机系统射击试验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发动间谍活动,试图获取中国秘密的火药和火箭技术,以对抗日本海盗。据《战争无聊》(War is Boring)报道,这场活动帮助朝鲜研制出了一种名为“火车”(Hwacha)的“超级火箭”,这种火箭在15世纪成为海盗和日本武士的噩梦。
这一时期,中国的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当时中国生产的火箭精度低,难以造成杀伤,通常仅用于吓唬敌方骑兵的马匹。此外,尽管中朝两国关系长期友好,但中国并不愿意与朝鲜分享技术。
1377年,一位中国商人同意将一批制造文件和火药样品运往朝鲜,而发明家崔穆宣则发现了一种从土壤中合成火药的方法。这项技术帮助朝鲜研制出一系列爆炸性武器,例如火箭、火炮和火绳枪。从1380年起,朝鲜开始使用这些武器在海战中消灭海盗。
1419年,朝鲜远征舰队在世界上最早的多管火箭炮系统之一的火箭炮的强力支援下,彻底摧毁了倭寇势力。
华茶是两位发明家的成果。李道和崔海山研制了这种火箭。他们认为,单枚火箭精度低,难以击中目标,但一次发射数十至数百支箭矢,就能确保摧毁目标范围内的一切。这种火箭系统采用中国设计,但可以同时发射50至100支箭矢,远远超过中国自主研发的系统。
为了提高机动性,每个“纸车”都安装有两个轮子。发射器由数十根排列整齐的管子组成,管子内可容纳1.1米长的箭,箭尖附近装有装有发射药的纸管。所有箭都由慢燃引信连接,只需一次点火,即可在2-3秒内完全发射。
![]() |
箭矢装在火药筒上的“火车”发射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木头炮由木材制成,比当时的铸铁炮更容易操作,炮组最多只需四人。木头炮的有效射程约为100-150米,测试表明,重型箭矢能够穿透此距离下所有类型的装甲和盾牌。如果从高处发射并使用轻型箭矢,木头炮的射程可以扩大到300-500米。
当时的火炮用于攻城战,而朝鲜王朝则用火炮对付步兵,保卫城池。朝鲜在首尔及其北部边境部署了至少130门火炮,以防御女真部落的袭击。
朝鲜军方还将这种武器装备在“板屋船”战舰上。这种战舰通常长20至30米,船底平坦,适合在靠近海岸的浅水区作战。“火车”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在甲板上机动,从各个方向提供火力。
日本武士的噩梦
1592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率领15.8万大军突然袭击朝鲜,爆发壬辰倭乱。丰臣的目标是征服中国,但朝鲜王朝拒绝允许日军通行,这促使日本军阀入侵朝鲜。
明朝与朝鲜军队联手,将倭寇赶出平壤,并发动攻势,试图夺回首尔。然而,攻势失败,明朝远征军惨败,收复首尔的任务落到了朝鲜军队的肩上。
1593年2月,权律将军已在距首尔约10公里、仅有一条通道的古城幸久城集结了一支2300人的军队。此外,还有来自周边地区的700名士兵,其中包括僧侣和女战士。
权律在三天内构筑了严密的防御体系,至少有40个火车阵地。面对他们的是三万名武士和日本士兵,由浮田秀家、加藤清正、黑田长佐等名将指挥。
日军自1593年2月12日清晨起,连续三次进攻这座古城。然而,朝鲜时代的弓箭手和纸车兵却持续射出箭雨,而朝鲜士兵则用巨石、滚烫的油和熔化的金属向敌人投掷。厚重的防御击退了日军的所有进攻。
![]() |
电车可以使用小箭来增加射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1593年2月12日中午,宇喜多率领的第四波进攻突破了朝鲜军队的最外层防线。然而,日军仍被火箭炮击退,宇喜多也身负重伤。到了下午,火箭的供应开始耗尽,朝鲜军队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就在日军准备发动最后突袭之际,城内的朝鲜士兵得到了一万支箭的增援。这些箭迅速被填入所有箭库,形成一阵箭雨,如雨点般落在冲锋的日军武士身上。到2月12日晚,三位著名的日军将领均被箭伤,被迫撤退。日军在九次袭击后共计阵亡1000人。
三个月后,韩国军队收复了首尔。权律将军声称,火车强大的火力是击退日军的决定性因素。
壬辰倭乱又持续了五年,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遭到破坏。决定性的战役发生在1598年12月16日黎明,由63艘中国战舰和82艘朝鲜板屋船组成的舰队秘密袭击了朝鲜半岛南部由500艘日本战舰组成的舰队。
朝方充分利用了电车和火炮的火力。至12月16日上午,日军舰队损失了过半舰艇,被迫撤退。八天后,日军全部撤出朝鲜半岛。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