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需要交学费吗?
师范生不免学费,而是获得信用贷款,只要按规定在行业内工作满一定年限,就无需偿还贷款。
3月12日下午,教育法修改补充草案提交国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征求意见,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内容是,建议将师范生免学费规定改为师范生借用师范学分缴纳学费和生活费的规定。
政府报告指出,师范院校学生免收学费的政策已经实行了20年,这也是党和国家的优先政策,体现了“教育是第一国策”的观点。
实践也证明,过去这项政策确实吸引了不少优秀学生进入师范学校深造,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也因为这项政策入学,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成为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然而,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全国师范生毕业后失业、走错专业的比例仍然较高,存在走错专业、错方向的情况,造成师范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教育培训部长冯春雅:学生毕业后,如按规定在教育领域工作足够时间,则无须偿还师范学分贷款。 |
“因此,师范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像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缴纳学费,”教育与培训部长冯春雅表示。不过,为了吸引和方便师范专业的学生,该法律草案规定了师范学分,并规定毕业后,如果学生在教育部门工作时间达到规定要求,则无需偿还师范学分贷款。同时,还责成政府具体制定师范专业的师范学分制度和偿还政策。
针对这一问题,国会文化、教育、青年、儿童和青少年委员会主席潘清平表示,目前审查该法律草案的机构内部仍存在两种意见。
因此,第一份意见赞同修改内容,将政策性支付落实到教育部门的相应主体,并建议认真研究实施方案,为学习者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增加对学习者自付学费的退还规定。
第二类意见建议保留对本科生、师范生免收学费的规定,以明确体现国家对教师培养发展的优先倾斜政策。
常委会的意见是,无论实行学分政策或免学费,为解决预算、时间、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提高师资培训质量,必须妥善组织教育界师资培训设施及人力资源的规划,作为适度、充分投入的基础,确保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与此同时,应修改招生和教师培训条例,提高投入质量,提高教师地位,增加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并在培训和培养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以便在未来为教育部门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