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最不幸的朝鲜士兵的命运
据说,二战期间,一名朝鲜士兵的命运最为悲惨,他被迫在长达六年的战争中为三个超级大国效力。
![]() |
杨京钟(左)被认为是二战中最不幸的士兵,他曾先后效力于交战双方的三支军队。图片来源:历史频道。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超过6000万人丧生,朝鲜男子杨京钟或许是幸存下来的最不幸的士兵。根据历史记载。
1944年6月,在诺曼底作战的美国伞兵俘虏了一名奇怪的战俘。他显然来自东亚,却穿着德军制服。他名叫杨京钟,是一名朝鲜人,曾辗转多地,被迫在三个敌对阵营服役。
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后,日本继续入侵中国北方,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杨明生就居住在那里。1938年,18岁的杨明生被迫参军。曾在日本法西斯军队关东军服役。
完成基础训练后,杨被征召参加在满洲边境发生的喀尔喀河战役,交战双方是关东军和苏蒙联军。
在这场战斗中,杨被苏联红军俘虏,并被送往劳改营。1939到1942年,纳粹德国发射巴巴罗萨行动苏联遭到入侵。激烈的战斗使红军损失惨重,迫使他们从劳改营中征召数千名战俘组建作战营。杨再次应征入伍,这次是在苏联军队服役,在东欧作战。
杨在苏联军队服役约一年。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东线战场的几场战斗,并再次成为战俘。
1943年初,杨在乌克兰哈尔科夫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德军显然不知道他是为苏联而战的朝鲜人,把他和其他数百名战俘关押在一起。
命运再次讽刺地将杨推入第三国军队,当时德军也需要补充兵力,并采取了一项政策,即如果战俘在被俘后“自愿”为德军效力,则不处决他们。
因此,杨被分配到德国第709步兵师东部营,该营有许多来自欧洲各国的战俘营,隶属于规模更大的德国士兵营。
随后,杨被派往法国,负责保卫大西洋壁垒,抵御盟军的进攻。他驻扎在犹他海滩附近,那里是诺曼底战役的登陆点之一。
在诺曼底登陆期间,盟军成功地进行了海滩登陆和摧毁德军防御工事的演练。杨是美军第506伞兵步兵团俘虏的德军士兵之一。
由于杨不会说流利的英语和德语,美国人无法与他沟通,便将他送往英国的另一个战俘营,直到战争结束。据Litverse网站报道,在二战期间先后效力于三支军队之后,杨决定不再加入任何其他军队。
二战结束后,杨决定不返回故乡,移民到美国,定居在伊利诺伊州,直至 1992 年去世,期间从未透露过自己的过去。
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称杨是“历史上普通人在压倒性力量面前无助的最显著例证”。
“在一场死伤惨重的战斗中,杨能活下来实属幸运,但用‘幸运’来形容一个穿着日本帝国、苏联和纳粹德国军服战斗了6年的人,未免太过牵强,”比弗强调说。
据越南国家经济研究所(VNE)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