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引起的中暑及其治疗方法

June 5, 2017 19:19

(Baonghean.vn)中暑是指身体温度过高(通常超过 40 度)的一种疾病,由炎热天气引起,使人无法适应,导致休克,俗称中暑。

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后,体温升高,无法及时适应,导致脱水,并损害体温调节系统。中暑时,人体散热能力下降,引起疲劳、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如何识别中暑症状

每个人中暑的症状和体征都不尽相同。然而,常见的中暑症状和体征包括:

体温高但没有出汗

皮肤发热、发红、干燥

脉搏加快,呼吸困难

- 行为怪异,可能出现幻觉

- 迷失方向

- 抽搐(或)和昏迷

任何人都有可能中暑。

任何人都有可能中暑,但某些人群的风险更高:

-儿童,尤其是4岁以下的儿童因为身体的水分储备能力太低,所以脱水发生得更快。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稳定。

-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因在于,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往往会下降,体温调节中枢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老年人常常患有慢性疾病,并且经常服用多种药物。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的适应能力不如年轻人。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心脏、肺部、肾脏疾病、肥胖、营养不良、高血压、糖尿病……)并且正在服用某些类型的抗生素、减肥药、利尿剂、镇静剂、抗癫痫药、心血管药物……

中暑急救措施

将伤者移至阴凉处,脱去部分衣物,并用凉水或温水浇淋。用扇子扇风促进出汗蒸发,并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敷上冰袋。

如果受害者意识清醒且能够饮水,请给予不含酒精和咖啡因的凉水或冷水。

定期监测受害者的体温,并继续降温,直到体温降至约 38.3 - 38.8 摄氏度。

如果可能,请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急救服务距离较远或无法立即到达,请向医护人员咨询如何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没有自主呼吸、咳嗽和活动等循环迹象,则应进行心肺复苏(CPR)。

如何预防中暑

-避免前往过热的地方:天气炎热,气温超过40摄氏度时,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不宜外出。计划户外活动前,请务必查看天气预报。

如果必须外出旅行或户外工作,请勿在高温环境下连续工作超过2小时。工作间隙应休息并补充水分。请勿让儿童、老人或慢性病患者在烈日下停留超过1小时。

出门前务必携带齐全的个人装备:如果必须在炎热天气外出,请穿长袖棉质衬衫,它不仅能保护皮肤,还能帮助吸汗,保持身体凉爽。穿着浅色衣服有助于减少身体吸收的热量。

在户外阳光下工作时,必须配备齐全的防晒装备,例如防护服、帽子、护目镜等。

天气炎热时外出,应该带足水,因为高温会迅速导致人体脱水,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帮助身体降温。

多休息:请记住,人体对温度有一定的耐受阈值。在炎热的天气里,工作约45分钟或1小时后,应定期在阴凉处休息15-20分钟。

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要找阴凉处休息。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尤其是对皮肤和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 经常喝水:即使不渴也要多喝水。喝加盐的水,最好是口服补液盐溶液或果汁。

玉英

(合成的)

相关新闻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高温天气引起的中暑及其治疗方法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