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破除支撑产业发展的“瓶颈”
(Baonghean.vn)- 辅助产业仍存在诸多限制,导致生产严重依赖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如何吸引辅助产业项目,促进加工制造业发展,提高产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诸多“瓶颈”
义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要求和方向之一是优先投资,吸引具有行业驱动力和引领力的项目;项目必须拥有现代化的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带来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限制加工和出口原材料。此外,优先扶持卫星企业和配套产业,吸引本地劳动力……
然而,长期以来,我省缺乏重点工业项目落地,配套产业发展滞后,本土企业参与外资企业带来的全球生产供应链的机会较少。目前,除水泥、啤酒等行业拥有一批配套企业,为包装、肠衣、运输等环节提供配套服务外,其他工业产品尚无符合条件的配套企业。

例如,曾经生产花岗岩砖和瓷砖的中都股份公司,每当设备生产线出现故障时,就不得不费力地寻找其他省份的设备供应商进行维修。甚至连瓷砖和屋顶瓦片的皮带和包装等零部件,也不得不从河内和南定订购。目前,该公司已大规模引进人造烧结石产品,但建筑设备和粘合剂均依赖外部公司,因此产品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了困难。
纺织服装是义安省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义安省的服装厂数量众多,但卫星和配套企业却寥寥无几。织染等产业在义安省仍处于“低洼地带”。目前,全省仅有黄氏贷款纺织服装股份公司旗下一家纱线厂,年产量达2万吨;一家刺绣厂(位于杜良县乐山工业园区)以及约18家其他手工纺织厂。此外,义安省仅有一家纱线厂,即荣市纱线厂的生产线,该厂自上世纪90年代起投资兴建。

原材料短缺导致纺织业陷入恶性循环,不得不进口棉花纺纱,然后出售纱线,再进口布料。普雷克斯荣有限公司的一位代表表示:“服装行业60%到70%的原材料需要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我国纺织业在纱线和缝纫方面实力雄厚,但织造和染色环节欠缺,迫使企业不得不将纱线出口到中国,然后再进口布料。这一问题导致全国纺织业,尤其是义安省的纺织业不得不进口大量原材料,从而降低了其竞争力。”
此外,目前服装企业对机械零部件的更换需求很大,但所有企业都必须从国外进口。纺织行业所需的塑料制品,例如纺织工业所需的塑料管、合成纤维、衣架、标签、标识、拉链、纽扣;服装工业所需的别针、塑料夹;以及纺织工业所需的化工产品,例如染料、助剂、基础化学品、生物制品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越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黎春桑博士在2030年义安省工业科学会议上表示,纺织服装业是一个需要配套工业的产业群,因为目前该省已投资了许多服装项目,其中一些企业投资了相当规模的生产线,……由于大部分原材料和配件需要进口,导致该产业的附加值不高,因此需要吸引许多配套工业项目,以减少贸易逆差。
工贸部进出口管理处处长黄明俊表示:“义安省纺织服装业是重要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该省带来了丰厚的出口额。然而,企业主要以加工为主,原材料和配件的来源必须依赖进口。如果不弥补这一缺口,将很难积极采购原材料和配件,从而充分利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越南自由贸易协定》(EVFTA)等协定带来的机遇。”
需要有有吸引力的政策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引导支持产业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计划,鼓励集中资源发展支持产业,例如政府关于发展支持产业的第111/2015/ND-CP号法令;中央政治局关于制定2030年及2045年国家工业发展政策方向的第23-NQ/TW号决议。最近,政府又出台了第115/NQ-CP号决议,其中提出了多项新政策,旨在促进支持产业发展,预计这些新政策将在未来为支持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创造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全国仅有5000家支持性产业企业,占加工制造业企业总数的4.5%。总体来看,义安省的支持性产业发展薄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较小。各行业、各领域的支持性产业企业数量仍然较少。这些企业资本实力、技术力量、生产能力较弱,市场范围有限,只能参与一些对技术和生产技能要求不高的领域。

配套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包括技术、成本、供需双方市场对接、扶持政策、人才素质和规划、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配套产业供给能力仍然十分有限,与国内外企业对接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零配件的能力较弱。
义安省工贸支持与咨询中心主任阮春青博士表示:“当前的限制之一是,支持产业的扶持政策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尽管该政策不区分企业类型,但根据第39/UBND号决定,投资于支持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无权享受扶持。原因是这些企业已经享受了土地租赁优惠以及其他税收减免政策,因此无权享受上述政策。”
鉴于上述原因,每年约20亿越南盾用于支持辅助产业和卫星产业的预算很难拨付,而该省原本就薄弱的辅助产业更是举步维艰。
义安省力争到2025年辅助工业产值年均增长9-10%,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12%。逐步提高辅助工业产品出口额占全省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2018-2025年期间,力争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到2025年占全省企业数量的10-12%。全省辅助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0-30家,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并参与企业价值链。

义安省工业发展的一大要求和方向是优先投资,吸引具有产业带动作用和引领作用的项目。当前重点是通过发展配套产业和卫星企业,提高本地化率,使中小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参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全球生产链。
为了将资源集中在最具潜力的领域,实现最高的投资效率,国家管理机构需要制定方向、目标,并建立完善的机制、政策和推广方案。未来几年,义安省工业发展的目标是,既要优先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又要注重向科技含量高的领域转型,提高工业品出口比重,推动最终产品制造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