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彻底解决土山农药仓库污染问题
(Baonghean)- 上世纪 70 年代,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的农业生产需求,位于 Tho Son 公社(Anh Son)5 村的 Long Tho 合作社进口了植物保护药物(PPE)供应给农民。
郑永光先生曾于1978年至1994年合作社解散期间担任隆寿合作社副主任,他回忆道:“合作社成立以来,由于合并,曾多次更名,最初是隆寿、隆春,最后是隆山。尽管合作社多次更名,但其主要业务仍然是提供农用物资,包括DT 666等农药……以粉剂形式,以包装和罐装形式供应。所有运输的农药都存放在合作社的仓库里。”
![]() |
农药仓库地面上仍堆放着农药罐,十分潮湿。 |
久而久之,由于储存条件恶劣,加之气候影响,农药仓库日益破损,残留农药对周围群众生活的影响更加明显,尤其是在合作社解散后,农药仓库无人看管,大量残留农药被废弃。据我们观察,原龙寿合作社的整排四层房屋破损严重,合作社原用作农药仓库的房间屋顶漏水,地面潮湿,里面还放着以前存放农药的陶罐,即使天气转凉,空气中也弥漫着农药的味道。旧合作社总部旁边就是土山公社五村的文化馆,尽管有人建议将这一区域围起来,但全村85户人家每月的党支部会议和活动仍要在这里举行。
26年来,阮春勇先生一家一直住在距离农药仓库仅50米左右的地方,因此他们清楚地感受到它带来的环境影响。他说,天气炎热时,空气中的气味令人难以忍受。雨季,农药仓库地势低洼,积水会淹没周边地区,让这里的人们非常担忧。几年前,阮春勇先生不得不投资打井,取水来满足日常用水,而不是使用挖井水。“有一段时间,我和妻子在农药仓库附近的村委会工作。但几年后,我们俩都患上了多关节炎,行动不便,就辞职了。我们不是科学家,无法断定农药仓库是否对健康有影响,但我们仍然非常担忧。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处理这个仓库。”阮春勇先生建议道。
在与土山乡有关部门的合作中,我们了解到,2010-2011年,专门机构曾从仓库和装有残留农药的罐子里取走2吨土壤,并多次喷洒化学药剂和撒石灰进行处理;同时,还在仓库地面及周边地区钻孔采集水样进行检测。然而,这些措施并未真正解决5号村的污染问题,村民们仍然非常担忧。因此,为了彻底治理污染,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于2013年7月31日发布了《关于批准乂安省英山县土山乡5号村农药残留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决定》。该项目由中央财政拨款85亿越盾以上,并通过环保事业预算、省级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其他合法渠道给予定向支持。据此,该项目将于2014年实施,目标是治理Tho Son 乡第5村化学品仓库区的环境污染,并将治理后的土地移交给当地政府。
寿山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范玉景表示:“通过与各级人民议会和国会选民的多次会晤,选民们也要求彻底治理农药仓库污染,确保环境安全。目前,治理项目已获省政府批准,希望相关部门按计划实施,彻底治理,让人民群众安心。” 完成该处环境的治理、改善和修复,不仅可以预防、防止和最大程度地减少残留农药对当地居民和周边环境的有害影响,还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