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为了付出,而不仅仅是接受。”
(Baonghean)青年团徽设计者、艺术家黄文顺曾讲述自己当时作为越北战区31岁青年,握笔描绘心中思绪时的感受:“当时我只有一个很简单而又充满激情的想法:青年,特别是青年团员,是引领潮流的先锋,高举带黄星的红旗,在党和青年团的光荣领导下前进,学习、工作、为挚爱的祖国而奋斗。从这个念头出发,我选择了这只手,高举飘扬的旗帜,准备向前迈进。”
(Baonghean)青年团徽设计者、艺术家黄文顺曾讲述自己当时作为越北战区31岁青年,握笔描绘心中思绪时的感受:“当时我只有一个很简单而又充满激情的想法:青年,特别是青年团员,是引领潮流的先锋,高举带黄星的红旗,在党和青年团的光荣领导下前进,学习、工作、为挚爱的祖国而奋斗。从这个念头出发,我选择了这只手,高举飘扬的旗帜,准备向前迈进。”
这也是81年来,流淌在少先队员心中的信念。他们是共产党员李祖重在敌前说出的那句名言:“青春的道路只有革命道路,别无其他道路”;是英雄黎马良用他的人生道理说的那句:“最美好的人生是在抗敌前线”;是英雄烈士阮越春用他的口号说的那句:“瞄准敌人,开枪”。
为社区献血。照片:Tu Thanh。
有阮文德、邓水沉、同禄姑娘、长盆少男少女……还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有的二十多岁,留在山角,留在长山森林,留在开往前线的车辆干道上,还有的二十多岁,化作了石汉江上的“二十多岁浪花”……这些青春,化作了祖国的大地,才有了如今的草木葱茏,清晨鸟儿的歌声如此激昂,让人无法将其与残酷的战场联系起来,战争也渐渐远去,仿佛从未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
随后,从“决志为国捐躯”的自杀式青年志愿队,到“五志愿”、“三准备”……,再到“夏日文化之光”、“绿色夏日”、“青年志愿者”、“回归本源”……二十多岁的战士们在前线稳稳地扛着枪。岛上还有默默无闻的青年,在偏远地区默默地传播知识,伸出双手献血救死扶伤……
他们不仅是学习、研究科学、掌握技术的先锋,更是开垦土地、绿化荒山、滋润沼泽的先锋。他们带来的欢乐和温暖,在英雄越南母亲的屋檐下,在高原儿童的衬衫里,在洪灾地区人民香喷喷的饭碗里。绿衬衫已然成为人们熟悉、信赖和喜爱的象征。从战场上战士的绿衬衫,到昔日开路少女的鲜艳衬衫,再到如今年轻志愿者的绿衬衫,代际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因为他们心中依然燃烧着那团火焰:牺牲与奉献!
正如阮文德烈士承诺为他所爱的人回答的那个问题:“什么是幸福?”他是否通过自己的牺牲说出了:“活着就是给予,而不是为自己索取”(苏有诗)?
义安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