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登革热将成为全球负担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蚊子叮咬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全球约有一半人口面临登革热风险,每年全球约有1亿至4亿登革热病例。
世卫组织2023年全球登革热信息更新显示,近几十年来,全球登革热发病率显著上升,从2000年的505430例上升到2019年的520万例。
大多数登革热病例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在家自行治疗,因此实际病例数被低估。许多病例也被误诊为其他发热性疾病。
一项模型估计,全球每年有3.9亿例登革热病例,其中9600万例有临床症状。另一项研究估计,全球有39亿人面临感染登革热的风险。目前,登革热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100多个国家流行。
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其中亚洲约占全球登革热疾病负担的70%。
登革热正在蔓延至包括欧洲在内的新地区,并出现疫情。2010年,法国和克罗地亚首次报告了本地传播,另有三个欧洲国家发现了输入性病例。2019年是全球有史以来报告登革热病例最多的一年。所有地区都受到影响,阿富汗记录了首例登革热传播病例。
美洲地区报告病例310万例,其中重症病例超过2.5万例。亚洲地区也报告了大量病例,包括孟加拉国(10.1万例)、马来西亚(13.1万例)、菲律宾(42万例)和越南(32万例)。截至2021年,登革热仍在巴西、哥伦比亚、库克群岛、斐济、印度、肯尼亚、巴拉圭、秘鲁、菲律宾、留尼汪群岛和越南等国家蔓延。

登革热常见于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更为常见。
许多登革热病毒感染病例没有症状或仅引起轻微疾病,而在某些情况下,登革热病毒感染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登革热的预防有赖于病媒控制。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及早发现并进行适当治疗将显著降低重症登革热的死亡率。
登革热没有任何症状,很容易与其他发烧混淆。
大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并会在1-2周内逐渐康复和好转。
登革出血热罕见情况下会发展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如果出现症状,通常在感染登革热病毒后4至10天出现,持续2至7天。
临床症状可能包括:
+ 高烧(40摄氏度)
+ 严重头痛
+ 眼后疼痛
+ 关节和肌肉疼痛
+ 恶心和呕吐
+ 皮疹

二次登革热有加重病情的风险吗?
第二次感染登革热的人病情是否会变得更严重?这是很多患者担心的问题。有记录显示,第二次感染登革热的人病情变得更严重。严重的登革热症状通常在退烧后出现,包括:
+ 严重腹痛
+ 持续呕吐
+ 呼吸急促
+ 牙龈出血或流鼻血
+疲劳
+ 不安
+ 呕血或便血
+口渴
+ 皮肤苍白、冰冷
+ 感觉虚弱
出现上述严重症状的人应立即就医。登革热患者康复后可能会感到疲劳数周。
积极预防登革热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在白天活跃。为了防止蚊虫叮咬,降低感染风险,请使用:
+ 衣服尽可能遮盖身体
+ 白天睡觉时要使用蚊帐,最好使用经过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
+ 窗帘
+ 驱蚊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或 IR3535)
+ 蚊香
如果您患有登革热,请务必:
+ 需要休息
+ 需要喝大量的水
+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可用于缓解疼痛。
+ 避免服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抗炎药物
+ 注意严重症状,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迹象,请尽快联系医生。
迄今为止,一种疫苗(Dengvaxia)已在多个国家获得批准和许可使用。然而,只有有证据表明曾感染过登革热的人才能获得这种疫苗的保护。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的危险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很常见。
大多数登革热患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对于那些有症状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高烧、头痛、身体疼痛、恶心和皮疹。大多数患者大约在1-2周内康复。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重症监护和住院治疗。
严重的登革热病例可能致命。人们可以通过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在白天)来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登革热的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和一些对症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