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曾实施将伊朗并入苏联的战略。

黄范 September 14, 2019 09:19

许多人认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试图吞并伊朗北部引发了冷战。

现代伊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最大的两个少数民族是库尔德人和阿塞拜疆人,后者主要居住在伊朗北部。19世纪的俄波战争导致历史悠久的阿塞拜疆土地被波斯(今伊朗)和俄罗斯帝国瓜分。自那时起,分裂的阿塞拜疆人一直梦想着统一,而二战期间,克里姆林宫试图利用这种情绪。

据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试图吞并伊朗北部地区,引发了冷战。图片:盖蒂

苏联的计划是将该国北部地区并入阿塞拜疆苏维埃共和国,同时支持伊朗库尔德人的分裂主义愿望。

行动同意

1941年8月,苏联和英国占领了伊朗。尽管伊朗声称在全球冲突中保持中立,但其与纳粹德国的关系似乎过于密切。德国情报部门在伊朗开展活动,而伊朗丰富的石油储备足以支撑轴心国长期维持其军事存在。盟军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大不里士的苏联士兵。图片来源:RBTH

这场军事行动(又称“面子行动”)结束后,伊朗投降,德国公民被驱逐出境,德国公司资产被没收。伊朗迅速落入盟军控制。

但伊朗尚未完全被占领。英国占领了南部,苏联控制了北部。这些土地被称为南阿塞拜疆——伊朗领土,居住着500万阿塞拜疆人,以及一些较小的库尔德人聚居区。

南阿塞拜疆民族的复兴

尽管1941年苏联红军在与德国国防军的战斗中连续失败,导致纳粹德国一路推进到莫斯科,但苏联领导层从未忘记其在伊朗的利益。

苏联和英国控制的领土正式由沙阿(波斯国王)。然而事实上,伊朗的影响力受到了占领国政府的限制。

从在伊朗北部部署军队的第一天起,苏联就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运动,以赢得当地民心。同为苏联阿塞拜疆人的阿塞拜疆人在这一努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向伊朗派遣了数百名专家。

苏联针对大不里士当地居民的宣传活动。图片来源:塔斯社

首先,苏联工程师改善了伊朗北部城镇和乡村的卫生和医疗保健条件。随后,意识形态专家也开始行动。

在该地区的主要城市大不里士,第一份阿塞拜疆语报纸《为了祖国》(Za Rodinu)出版。此外,还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出版当地作家的书籍。

戏剧和歌剧也以当地语言上演,此外还有众多节日和大型文化活动。阿塞拜疆语学校也开始开学。

这个地区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小心苏联化

由于担心西方国家的批评,苏联在南阿塞拜疆采取了谨慎的政策。共产党官员不被允许对该地区进行“苏维埃化”,而只能支持当地人。

为了赢得当地人的支持,该局高加索穆斯林委员会于1944年4月在苏联成立,积极参与管理伊朗阿塞拜疆人的宗教生活。

苏联人或狡猾或聪明地暗示,在苏联的生活会比在伊朗更好。

伊朗阿塞拜疆人的国度

根据与伊朗政府达成的协议,盟军应在二战结束后几个月内撤出伊朗。英国遵从了协议,但苏联仍试图延长其在伊朗的驻军。

此外,尽管纳粹已被击败,苏联仍在探索更深入地介入伊朗北部战争的机会。苏联的宣传活动不断加强,情报行动也旨在削弱对伊朗的支持。沙阿。

苏联在该地区的地位日益强大,以至于支持“阿塞拜疆统一”梦想的苏联阿塞拜疆领导人米尔·贾法尔·巴吉罗夫敢于宣称“如果你想知道真相,德黑兰也是一座古老的阿塞拜疆城市”。

1945年,克里姆林宫决定将该地区的经济与苏联联系起来。更多的专家被派往那里经商和寻找油井。

1945年11月,伊朗北部的控制权最终从德黑兰手中丧失。在苏联军队的支持下,伊朗阿塞拜疆民主党夺取了该国主要行政机构,并解除了伊朗警察和军队的武装。

1945年12月12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由赛义德·贾法尔·皮舍瓦里领导。尽管名义上是伊朗境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但实际上它是苏联的卫星国。

库尔德人的国家

1946年1月,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伊朗北部又成立了另一个国家实体——马哈巴德库尔德共和国。

伊朗库尔德人。 图片来源:Getty

尽管自 1941 年以来苏联领导层就决定不再打库尔德“牌”,而是将所有精力集中在阿塞拜疆问题上,但库尔德小块领土还是与南阿塞拜疆一起落入苏联控制。

直到最后阶段,即 1945 年秋,米尔·贾法尔·巴吉罗夫才获得支持成立库尔德斯坦人民党,该党后来于 1946 年 2 月 22 日在马哈巴德库尔德共和国掌权。

与南阿塞拜疆不同,马哈巴德政府必须依靠苏联的军事力量。

路的尽头

伊朗当然不想失去其北部领土。当苏联军队封锁这些地区的通道时,德黑兰决定寻求外交途径。

伊朗首次向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提出抗议,指控苏联的扩张主义行为,并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大力支持。

在联合国和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下,克里姆林宫意识到其伊朗之旅已经走到尽头,斯大林决定与其达成协议。

经过数月的谈判,苏联领导层得到了伊朗总理艾哈迈德·卡瓦姆的保证,即苏联撤军后将被允许开发伊朗北部的石油特许权。然而,这一承诺从未兑现。

1946年5月苏联撤军后,各人民共和国处境岌岌可危,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试图抵抗伊朗军队的推进。

但斯大林给阿塞拜疆人和库尔德人的临别赠言无异于给他们的愿望泼了一盆冷水:“作为总理,卡瓦姆有权向包括阿塞拜疆在内的伊朗任何地方派遣军队,因此进一步的武装抵抗是不现实和不明智的。”

1946年11月至12月,伊朗军队未经战斗就控制了北部地区,解散了两个自称的共和国。马哈巴德共和国的领导人被处决,而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的领导人则逃往苏联。

然而,他们并未得到期望的欢迎。一些人最终被以“间谍活动”的罪名关进劳改营,而夭折的国家元首赛义德·贾法尔·皮舍瓦里则死于一场由苏联秘密警察策划的车祸,后来被安葬在阿塞拜疆的巴库。

据vov.vn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斯大林曾实施将伊朗并入苏联的战略。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