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的沉默
(Baonghean)-在中国连日来不断升级其非法安置“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海域的侵略性行动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中国行为的反对声音不断加大,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专家站在越南一边,认为如果中国不立即停止加剧东海紧张局势的行为,那么中国将遭受最大的损失。
![]() |
越南海警接近中国钻井平台西侧。来源:CSBVN |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反对声音日益高涨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昨日首次就此问题发表讲话,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对中国的反华立场。国务卿约翰·克里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国最近在有争议的东海的行动极具侵略性,尤其令人担忧。他还强调,中国最近对西沙群岛的挑战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克里先生还表示,不仅是美国,“所有在东海和东海有海上交通活动的国家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感到非常担忧”。此外,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还与中国外长王毅通了电话。在通话中,克里先生强调,美国对东海近期事态发展极为关切,并敦促双方缓和紧张局势,确保海上航行船舶的安全,并根据国际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英国作为欧洲有影响力的国家,昨天也表达了对欧盟反对中国行动的立场的支持。英国外交大臣雨果·施维尔在英国外交部网站上发表的声明中确认:“中国在越南海域部署石油钻井平台的行为加剧了东海紧张局势。英国支持欧盟5月8日发表的声明,并已向中国政府部长级会议提出了这一问题。我们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努力避免紧张局势升级。”
全球各大报纸持续刊登大量关于中国在越南海域非法部署981钻井平台的文章。在美国拥有众多读者的《纽约时报》援引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崔大伟的评论指出,中国在越南海域非法部署“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的强硬立场,可能危及北京在该地区的外交目标。崔大伟评论说,如果中越两国在达成双边协议(解决海上问题)后仍不能合作,中国又如何说服其他国家同意与中国达成双边协议?如果中国的强硬立场导致东南亚国家追随美国的亚洲战略转移,可能会适得其反。
英国《金融时报》昨日也刊文评论中国在越南海域部署“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称中国在对越关系中违背了主流。英国也正式表达了其观点。英国外交大臣雨果·施维尔在英国外交部网站上发表声明称:“中国在越南海域部署钻井平台加剧了东海紧张局势。英国已向中国政府部长级会议提出了这一问题。”
异常的沉默
尽管全球各大媒体充斥着各种信息和图片,抗议中国在越南大陆架非法部署石油钻井平台,以及其对越南政府船只的攻击和威胁,但中国官方媒体却几乎保持沉默。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这些中国官方通讯社对发布新兴问题和事件的信息非常敏感。但最近几天,自从中国在越南大陆架非法部署“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以来,这些报纸几乎保持沉默。
更确切地说,个别报纸在几天内刊登了相关信息,但大多批评该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论,重申中国在东海所谓“主权”问题上的老套立场,并刻意将紧张局势归咎于其他国家。据香港《大公报》网站5月10日作者刘柏杨透露:“中国国内媒体报道东海中越船只碰撞事件,均被政府强制删除”。该网站还补充说,外交部官方网站和中共机关报在描述中国船只袭击和威胁越南船只的行为时,只提到了“碰撞”两个字。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5月6日下午与越南副总理范平明通电话,但直到5月9日,这一消息才在中国共产党喉舌《人民日报》上发表。
中国媒体对“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事件保持沉默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无法为当局的不当行为开脱,当局公然在越南大陆架非法作业深水钻井平台,此举完全违反了国际法——中国是缔约国的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据香港《大公报》网站5月1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中国媒体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不想“小题大做”,因为中国是肇事者,而越南是受害者,也不想与邻国发生冲突。
与中国在越南大陆架非法部署钻井平台事件保持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媒体则集中精力强烈批评菲律宾逮捕并起诉九名在菲律宾海域非法捕鱼的中国渔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媒体刻意转移公众视线,试图将近期东海紧张局势归咎于美国。《环球时报》(人民日报旗下报纸)是近期少数几家刊登大量关于“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报道的中国报纸之一。然而,该报主要采取的是“甩锅”策略,将矛头指向美国。 《环球时报》5月9日刊登题为《美日联手东海问题安抚小国》的文章称,美国煽动小国对华“强硬”,服务于其“亚洲再平衡”战略,同时又利用外交辞令“哄骗”小国参与遏制中国。
越南俄罗斯
VOV驻北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