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团结的力量
(Baonghean.vn)- 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地方已调动了全面的资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一成果源于每个街坊、村、村和村组人民的大团结。
社区参与
归合乡周里乡那楼村于2020年由那兰村和布楼村合并而成。三年来,该村141户泰族和京族家庭团结一心,致力于发展经济社会,改善民生。

那楼村有很多家庭开设了高效的商业亭,他们共同出力、出钱、捐地,扩建并完善了整个村内交通系统。全村拥有各类汽车35多辆,平均每4户就有1辆。
那楼村前线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明山先生激动地分享道:“自两村合并以来,泰族和京族人民始终团结互助,发展经济,和谐共处。村里的各项活动都得到了人民的配合。教育工作尤为突出。全村无人辍学,无人触犯社会公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纳楼村党委干部、村委会、前线工作委员会和各组织努力宣传和动员群众,提高认识,为村庄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珠里乡党委书记高维泰同志补充道:“在每一次活动中,那楼村干部都身先士卒、团结一心、发挥表率作用。由此,全村每个人都感受到责任,齐心协力、共同行动。那楼村深受党委、政府和公社组织的高度评价,是公社其他村庄效仿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典型范例。”

对于清水边境公社(Thanh Chuong)水忠村的人民来说,他们团结一心,创造了“奇迹”。全村280户农户为新农村建设捐款超过15亿越南盾。许多农户还捐献土地,移栽树木,修建篱笆,铺设宽阔美丽的道路。仅村文化馆的建设就投入了超过18亿越南盾,其中社会资金以及各级财政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水忠村是2019年成立的新村,由清水公社7、8村、5村的部分村落和旧Thi Tu村合并而成。
水忠村党支部书记阮永强同志指出,这一成果得益于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组织、各工会和全村人民的团结协作和行动。水忠村虽然由多个老村合并而成,但从成立伊始,村里人就团结一致,竞相改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发展林业、菜园和山地经济,并积极发展服务业和贸易。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也积极为建设更加繁荣的家园做出贡献。

据省祖国阵线统计,2023年,地方人民捐献土地97132多平方米,投入资金5360多亿越盾,累计工作450939个工作日,用于建设新农村和文明城区。
弘扬大团结精神
乂安省目前有3799个街道、村、村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6.3万个居民小组,这些小组的运作原则是发扬团结互助、互爱互助的精神,倡导家庭民主、自主管理、自觉自愿,并遵守法律、村公约以及各村、乡、居民小组的规章制度。
2023年,当地人民共同组织了许多团结活动,例如:“大团结餐”、“黄色团结周”、“绿色星期天,大团结植树”,共同确保村庄、村落和公社的秩序和安全,“和平文明教区”、“和平教区、教区”,维护“三和平”(奇山县人民和平、地区和平、边境和平)......

各自治街道办事处要齐心协力,开展“全民团结起来,建设新农村和文明城镇”运动;推进“新形势下全民维护国家安全”运动;开展发展经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建设文化生活、建设坚强基层政治体系的竞赛运动。
越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2023年10月2日至8日)发表决议,其中包括“继续发扬民族大团结传统和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日益富强幸福”的决议。
2023年,省祖国阵线委员会配合省人民委员会对“各乡镇全民族大团结日”20周年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值此越南祖国阵线成立93周年之际,各级、各部门、各地方组织开展“团结日”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全民族大团结旗帜93周年”图片展;展示各地区特色产品、大团结旗帜图片和资料;举办团结之夜和“乂安各民族文化色彩”街头庆典;举办“团结之歌永远响亮”文艺演出。同时,在各街坊、村、村组、各村、各居民组开展多项活动,加强基层团结。

乂安省祖国阵线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黎文玉同志认为,上述活动给各阶层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力弘扬了全民族大团结精神,为巩固、加强和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建设和保卫祖国作出了贡献,鼓舞了全省人民奋力拼搏,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胡志明主席曾强调:“我们的时代是文明的时代,是革命的时代,一切都要依靠集体、依靠社会;个人不能孤立存在,而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