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博物馆焕发新活力
义安省的博物馆不再只是单纯展览的静谧场所,而是正在经历强劲转型,成为充满活力的教育和体验中心。从运用现代科技到组织富有创意的互动活动,博物馆正努力在社区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数字空间中的遗产
在以“义安省——土地与人民”为主题的数字体验展览空间中,宽度近200米2在义安博物馆,荣大学旅游与社会工作学院三年级学生阮友忠(Nguyen Huu Trung)兴奋不已,因为他只需触摸屏幕就能查阅文物的完整信息。“科技让我感受到了数千年文物的神奇魅力。只需手指轻轻一触,信息,甚至最细微的雕刻,都能清晰地展现出来。以前来博物馆的时候,我只能透过玻璃柜才能看到这些。”阮友忠分享道。
.jpg)
除了触摸屏幕,在数字体验展区,义安博物馆的游客还可以体验虚拟现实(VR)技术。借助这项技术,观众戴上VR眼镜,通过定位和运动控制装置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营造出逼真、生动的感觉。
此外,馆内还设有一个关于谭翁洞(Tham Om Cave)的数字体验展览空间。谭翁洞是义安省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考古遗址,距今约20万年。借助3D Mapping技术,内容以3D效果呈现,在三维空间中形成互动图像块,而非传统的二维空间。
据悉,2024年3月落成的“乂安——土地与人民”数字体验展览空间被视为乂安博物馆满足发展实践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历史文化价值享受需求的重要里程碑。
乂安博物馆馆长阮仲强表示,目前,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展览的展示和介绍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这还只是初步尝试,但通过博物馆在“乂安——土地与人民”展区中实施的技术应用,文物中的“故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生动。

置身于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空间,细细品味文物,融入现代与古代交汇的空间,将为公众带来全新的感受。博物馆与科技的结合也激发了年轻一代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它如同一座桥梁,弥合了两者之间的隔阂,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与历史相关的活动。
目前,义静苏维埃博物馆保存和展示近16,000件与1930-1931年期间义静苏维埃革命运动有关的文献和文物。义安博物馆保存和展示31,000多件具有典型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献和文物,其中3件文物被认定为国宝,包括:蛇像握象腿柄匕首、象像柄铜勺和仁塔舍利盒。
据统计,2024年,义静苏维埃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07万余人次,他们到纪念馆上香献花、参观、组织体验活动;研究人员和亲属到档案库查阅档案。义安博物馆共接待现场观众近2.3万余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70人次,体验式游客670人次。
趣味体验与教育相结合
2024年12月初,由义静苏维埃博物馆与荣市永新中学联合举办的“印刷文件”体验活动给参加该项目的九年级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和观察了与义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年)相关的生动文件和文物,还参与了知识学习游戏“秘密填字游戏”,并亲身体验了90多年前如何印刷传单等文件。

永新中学九年级C班学生阮草美分享道:“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进一步了解了前辈们宣传和印制文件的方法。从那时起,我就为自己出生和成长在英雄的苏联土地上而感到自豪。”
此前,2024年11月底,宜静苏维埃博物馆与荣市黎茂中学联合举办的“祖国遗产的回响”体验活动也吸引了数百名学生参加。活动上,学生们亲眼目睹了来自盛昌县盛昌镇的艺人阮清福制作的100多件乐器中的30多件,了解了单弦琴、石磴、喇叭、笛子等各民族不同乐器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功能和使用场所。特别是,学生们还通过生动的表演介绍了鼓、锣、号等在宜静苏维埃运动中发挥指挥作用或鼓舞群众斗志的乐器。
义静苏维埃博物馆副馆长陈氏红绒女士表示:“近年来,除了举办现场展览、专题展览和流动展览外,博物馆还与省内学校合作举办体验式活动,这是义静苏维埃博物馆日常活动的重要亮点。2024年,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春天的花朵》《传承祖国斗笠之魂》《追随党的足迹》《莲花》《感恩香》《打印文件》《祖国遗产的回响》等专题体验式活动,来自全省各学校、机关、团体的数千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近年来,义安博物馆还组织了多项体验活动,包括东胡民画印刷、陶艺制作、文物标本制作、香火制作、月饼制作以及中秋节绘画等。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与省传统艺术中心合作,在体验活动中安排了维族民歌和岩族民歌表演。

荣市河辉塔坊黎氏玉秋女士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参与了东胡民画印刷体验,她表示:“带着孩子们参加过义安博物馆的很多体验活动,能够沉浸在充满乐趣和刺激的活动中,探索和学习更多民族文化,我感到非常高兴。”
文化体育部遗产管理司副司长胡孟河先生表示,60%至70%的参观者是学生,博物馆是他们学习历史、文化和国家遗产基础知识的场所。然而,为了让他们感受、理解并对遗产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必要丰富多样的教育和体验活动。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博物馆与现代社会生活保持联系,也为年轻一代开辟了新的教育和启迪机会。因此,博物馆不仅是“观看”的场所,更是“体验”和“互动”的场所,每个人都能在历史和文化的洪流中找到自我。
“博物馆这两个词需要被赋予许多新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一个保存过去的地方,更是一个供公众来体验、学习新知识和放松身心的地方。”哈先生分享道。
近年来,新冠疫情爆发后,乂安省博物馆注重提升运营质量,创新运营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为此,博物馆付出了诸多努力,创新活动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和体验社区文化的需求。除了体验式活动外,乂安省博物馆还注重改进展览方式。展厅空间经过创造性的翻新和升级,灯光系统、色块、装饰图案与展览内容和主题相协调,特别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展览活动。博物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传播教育活动,并与文物推广相结合。
未来,博物馆需要加强与旅游公司的协调,推出独特的产品,吸引学生以外的各类游客。
裴公荣先生 - 文化体育部副部长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遗产价值的融合,以及体验活动的多样化,义安省的博物馆正在焕然一新。博物馆不再仅仅是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成为了活跃的互动和社区联系的空间。这项创新不仅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也为激励年轻一代创造了机会,有助于打造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的义安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