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的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荞麦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的功效。
荞麦,又名三角荞麦、三棱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属于蓼科荞麦属。
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80厘米,分枝多。叶心形、三角心形,尖,具叶柄;上部叶片近无柄,基部薄。花序生于叶腋或顶端;花白色或略带粉色,有叶柄。果实三角状,略高出萼片,深褐色。种子有粉状胚乳。
荞麦原产于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大约在公元前 6,000 年在东南亚大陆(中国云南省西部)首次被驯化,然后传播到中亚和西藏,再到中东和欧洲。
自15世纪以来,中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都开始种植荞麦。在越南,荞麦在北部许多山区种植,例如河江、高平、谅山,作为补充粮食和牲畜饲料……
荞麦的入药部分是其种子(Semen Fagopyri Esculenti),俗称荞麦。中医认为荞麦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下气通肠、消食化滞、止汗等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果实和叶子可用作动物饲料。芸香苷常用于预防血管意外,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炎、紫癜)、X射线引起的皮炎以及静脉循环障碍。
在一些地方,人们用荞麦叶煮汤,帮助消化,改善视力和听力。在中国,荞麦籽也被用来制作酸棉籽或金荞麦。荞麦籽粉可用作软化剂和消炎剂。
荞麦是唯一一种既能在寒冷气候下生长,又能在各种土壤(无论贫瘠还是贫瘠)下生长的谷物。它生长不需要任何无机肥料或化学肥料。荞麦生长旺盛,是体质虚弱患者的最佳食物。
![]() |
荞麦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健脾的功效。 |
以下是一些荞麦食谱:
* 胃肠热所致的腹胀、腹泻、痤疮、感染、带下、妇女盗汗……,治痢疾:用荞麦适量,炒至金黄色研末,每次10-15克,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
* 治体虚盗汗:用荞麦粉500克,加红糖(蔗糖)适量水,揉成饼,烤熟后连续食用,连续数日。
* 治高血压、眼底出血、紫癜:用鲜荞麦叶100克,莲笋4枝,煮沸后白天饮用(因荞麦茎叶有止血作用)。
* 代替洗面奶:取适量荞麦粉,加少量水搅拌至浓稠如粥,然后将浓稠的粉末均匀涂抹于面部,按摩几分钟后洗净。只需两个月,皮肤就不会再脱皮,反而会变得光滑细腻。如果鼻子上出现黑头,可以加一点小苏打来“消除”。
* 滋补清凉解毒,使用“荞麦酿鱿鱼”这道菜:鱿鱼0.2公斤;荞麦0.05公斤;草菇0.05公斤;洋葱0.05公斤。调味料:盐、糖、胡椒粉、奶酪。
准备鱿鱼,洗净,用香料腌制。准备时,用姜和少许酒腌制,去除腥味,保持鱿鱼完整。准备洋葱和草菇,然后切丁。与蒸好的荞麦混合,放凉后根据口味调味。
将所有材料塞入鱿鱼内,蒸约5分钟。然后,将蒸好的鱿鱼放入热油锅中,放凉后盛盘即可食用。
据 AloBacsi.vn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