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Xo Viet Nghe Tinh》——一首关于群众力量的漆诗

周四文 DNUM_AJZAJZCACF 13:06

在越南艺术史的长河中,有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记录民族英雄历史的不朽里程碑。

漆画《苏联义静》真是一幅杰作。它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一部充满活力的史诗,用色彩和形状书写,歌颂着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picture1.png
该漆画目前在义安-越共义静博物馆展出。

历史的流淌与灵感的源泉

1930年至1931年,革命烈火在义安、河静两省熊熊燃烧,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尽管遭到残酷镇压,这场运动却成为越南革命运动的象征和不朽的源泉,推动着整个越南革命运动不断前进,并最终引领了1945年八月革命的光辉胜利。

1957年,正值俄国十月革命40周年之际,胡志明主席深知这幅画作的历史价值,直接指示越南美术协会创作一幅关于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巨幅画作。他不仅批准了草图,还同意采用传统的漆器材料,这无疑是一种精妙的选择,使这幅作品成为国家历史与越南美术精髓的完美融合。

xvnt2.jpg
照片中艺术家们从左到右依次为:黄文顺(站立)、阮思玉、阮文台(后排站立)、陈廷寿、范文敦和阮德农。

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六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胡伯伯所钦点的“文化战线战士”——齐心协力创作:阮德农、阮文体、范文敦、阮诗玉、陈廷寿和黄文顺。他们都是毕业于印度支那美术学院的画家,将自己的创作生涯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为了以最真实、最生动的方式重现当时的场景,艺术家团队一路跋涉来到义安省南丹——这里曾是苏维埃运动的“红色堡垒”。数百幅描绘人物、服饰、空间、建筑等的草图经过精心挑选和研究。最终,一幅宏大的画面诞生,数百位人物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画面营造出一种沸腾的氛围,弥漫着斗争的烈火,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胡伯伯序言及其永恒的历史价值

1964年2月3日,胡志明主席在主席府为义静苏维埃博物馆签署序言,强调:“宜静苏维埃是越南第一个工农革命政府……宜静苏维埃的光荣传统推动了全国的革命运动,导致了八月革命的辉煌胜利……”

Ảnh 3
胡志明主席为义静苏联博物馆所作的序言。

胡伯伯的序言不仅是一种认可,而且是一种指引,肯定了这场运动的伟大作用和意义。《苏联义静》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肩负着重现和传递深刻历史价值的使命:

胡伯伯的直接指导:这幅画是由胡伯伯委托并绘制的,显示了其在国家政治和文化背景中的重要性。

革命绘画的先驱:这部作品的成功,确立了越南革命历史画独特的风格。与许多国家不同,这种风格不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而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强调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精神。

历史真实性:这幅画不仅是虚构的,而且基于真实的历史文献,从南丹区的风景,到地方行政长官签署释放囚犯通知书的细节,再到写有历史口号的横幅。

为了创作出一部有深度的作品,艺术家团队认真执着。他们绘制了数百张草图和速写,研究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表情、每一套服装。他们不仅重现了原作,还“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塑造角色”画家阮文台曾记录下这一场景。

这幅画的构图堪称杰作,数百个人物交织在一起,却丝毫不显杂乱。每一条举起的手臂,每一条向前的目光,都营造出强烈而统一的动感。这源于巧妙的安排,每个细节都与建筑背景和历史特征紧密相连。

z6991904682452_733201a572adb56d67c9f2963c49d13c.jpg
这幅画在参观义安-苏联义静博物馆时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图片:Thu Van

最珍贵的细节之一是前景中放置的鼓的形象。过去,苏联鼓声不仅是集结号,更是抗争运动的“灵魂”,被重新塑造成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如今,那鼓声不仅在记忆中回响,更在作品中鲜活地展现出来,激励着观者,并让他们感到自豪。

《苏联义静》这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份艺术和历史遗产。它记录了民族的悲壮历史,同时也展现了美术在革命事业中的作用。这幅作品的两个版本至今仍在河内越南美术博物馆和义安省义静苏维埃博物馆隆重展出,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特别是2025年是一个特殊的里程碑,全国将把重要事件转向义安。庆祝乂安省建省995周年、乂静省苏维埃成立95周年这些事件进一步凸显了苏维埃运动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再次肯定了这幅画在越南人民心中的地位。

每当站在作品前,观者不仅欣赏到一幅伟大的画作,更能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不灭的斗争火焰、对传统的自豪。苏联义静省——20世纪越南革命运动的旗帜。这幅画不仅讲述过去的故事,也激励着现在和未来,提醒我们自由、独立的价值以及团结的伟大力量。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Xo Viet Nghe Tinh》——一首关于群众力量的漆诗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