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结构调整——农产品增值解决方案
(Baonghean)-义安省是越南最大的省份,拥有约25.6万公顷的农业用地。由于地形多样,除了水稻种植区外,义安省还具备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条件。然而,从原料区的组织到加工环节,生产力和质量尚未取得突破,导致价格高昂,市场竞争力不足。这一点在义安省的两大主要产品——茶叶和甘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
义安橡胶咖啡公司的橡胶加工。 |
茶叶和甘蔗缺乏突破
目前,该地区商品茶园面积近8000公顷,力争到2015年达到12000公顷。茶叶产量达到近8000吨干茶。茶原料区为约20万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在其发展战略中,茶产业已投资于深加工,以生产直接出口的产品。然而,茶叶质量不高。由于没有注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人们没有进行适当的投资,采摘不科学,导致茶叶发展不平衡。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水坝系统投资不足,在旱季经常缺水,导致茶叶大量死亡,产量和质量下降。
每年到了旱季,安山、清章、昆强等地数百公顷茶叶枯死。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之一就是加工环节。目前,除了义安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较为系统化的原料加工生产线外,每年茶区收获季节,都会出现约60家茶叶加工厂,其中很多都没有营业执照,质量管理也比较松散。加工厂林立,价格竞争激烈,买卖倒卖,质量控制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即使是大型企业的加工生产线也大多陈旧落后,导致产品质量低下。据了解,义安省是全国茶叶出口量最大的省份,但很多加工厂通过寄售方式出口,或者将茶叶卖给出口加工厂。
对于甘蔗来说,每年到了收获季节,农民常常抱怨被迫支付低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只需点击鼠标就能知道全国各地的甘蔗收购价格。目前,甘蔗的收入计算约为每公顷1300万越南盾,低于其他一些作物。收入低的原因是甘蔗产量只有55吨/公顷。与南部省份相比,甘蔗产量超过100吨,是我们产量的两倍。低产量导致制糖成本高。根据2013-2014榨季的成本计算,每公斤糖的成本为12300越南盾。这就是甘蔗种植面积日益减少的原因。仅义安泰莱尔甘蔗公司在鼎盛时期的甘蔗种植面积就超过2.5万公顷,如今已减少了4000多公顷,全省目前甘蔗种植总面积约为2.8万公顷。继草苁蓉病、不科学的种植方式和低产出之后……甘蔗种植区正受到木薯、橡胶、茶叶等其他作物的“入侵”。
内部重组
近年来,随着农作物多样化政策的实施,除水稻外,经济作物也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专业经济作物种植区的建立为该省贫困地区消除饥饿和减贫做出了贡献。在原料作物种植区发展的同时,加工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为了使义安省经济作物的“画卷”焕然一新,当务之急是坚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阮文立表示:在经济作物结构调整计划框架下,农业部门正在重新审视所有规划,确定重点投资作物。长期经济作物种植目标为橡胶茶,短期经济作物种植目标为甘蔗和花生。开展研究,明确各类土地类型,分类并针对每种土地类型和土壤质量提出具体的种植措施。对品种进行技术推广,并针对每个地区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改进和完善各类树木种植、养护和采伐的机械化流程,以取代手工劳动。推动在甘蔗、茶叶、橡胶等种植区建立高科技园区项目,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结构调整政策是安排和引导战略发展方向的契机。在地方经济作物发展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作物种类,但实际上这些作物正在逐渐被淘汰。例如咖啡树,根据第17号决议,义安省将拥有2000公顷咖啡种植面积,但事实上,该地区的咖啡种植面积近年来急剧减少,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目前仅剩600多公顷,且产量低劣。这600公顷咖啡种植面积的命运将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周期结束后得到决定。由于种植面积分散,产品不足以建设工业加工厂,也没有深加工产品来提高附加值。
因此,在结构调整战略中,应选择少数重点作物,以创造足够大的产品来源,供应大型现代化加工设施。在规划中,应邀请专业机构评估气候、土地、土壤等,确定最合适的作物品种。职能部门需要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繁育,并打造与市场可持续对接的产品品牌,这是提高农产品价值的必要解决方案。在确定重点苗木的基础上,建设原料区,制定计划,吸引投资者在加工环节进行深度投资。只有这样,义安省的农产品才能提高价值,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为加快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