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未来“模式”

December 21, 2014 20:38

农业部门确定了优先目标和方向,推动按照产业链、价值链组织生产。

2014年是农业领域落实总理于2013年6月批准的重组项目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农业领域的“样板”已初现。这些样板包括:大片田地和专门的原料种植区,服务于国内和出口市场;以及全国许多地方的无病畜牧养殖区……

在实施结构调整项目中,农业部门把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作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地方推行了许多新的农业模式,这些模式初步取得成效,并被评价为未来农业领域的“样板”。

这些大规模稻田模式持续扩张,规模达数十万公顷,集中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这些稻田专门种植原料,供应国内和出口市场,例如:茉莉香米田;种植优质长粒白米的稻田;以及根据地理标志种植优质特种稻的大片稻田……

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地方已经出台了实施地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的项目和计划。农业部门还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和灌溉业等领域制定了子项目,并确定了优先目标和方向,以促进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生产组织。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规划局局长阮氏红表示,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的目标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部门已指示所属单位配合地方指导农民将8.7万公顷以上的低效水稻种植面积转为种植玉米、花生、芝麻、蔬菜等高附加值作物;在全国43个省市建立企业与农民对接形式的水稻专业化种植区,总面积达12.1万公顷。

畜牧业明确了发展畜牧业、调整生产方式、规划无病畜牧区等方向。林业确定了四项重点任务:提高人工生产林的生产力、质量和价值;提高加工木制品的附加值;开发木材和木制品市场;发展林业产品价值链上的经济合作与联系。

在渔业领域,我们致力于转变开发与养殖结构,保护水生资源;促进与保护国家安全和沿海地区防御相关的近海开发;减少收获后损失,实现养殖对象多样化......

阮氏红女士还表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业和水产养殖业等领域正致力于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价值。创新生产模式应运而生,例如:集中大田,农民与企业对接,合作社、生产队与企业对接,从生产到产品消费。打造一条价值链,促进消费升级。

今年农业部门取得的增长和出口额体现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正确方向。农业不再单纯追求产量,而是在探索提高农产品价值的途径。

出现了未来农业领域的“样板”,如:大面积田地、专业化原料种植区、无病畜牧养殖区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整个农业领域出口额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增长率呈上升趋势,预计约为3.1%,超过去年2.67%的增幅。

Khu nhà lưới sản xuất nông nghiệp đang được áp dụng ở nhiều nơi
农业生产网室正在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应用。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农业部门在实施结构调整项目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在日益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路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一些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和弱点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克服,例如,实施过程仅侧重于农业部及其直属单位,地方层面的实施仍然进展缓慢且混乱。

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缓慢,企业与农户之间从生产到消费的价值链联动模式主要集中在水稻生产环节,该模式向其他产区的复制缓慢且缺乏扶持政策。

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与战略研究所所长邓金善博士认为,如果我国农业仍然像现在这样仅仅依靠开发土地和水资源等现有资源,那么实现结构调整项目的目标将非常困难。

“未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从开发现有资源转向开发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注重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做好人才工作,培养人才,同时完善体制,包括组织和机制,为这一资源创造新的动力。”阮金山博士指出。

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实施取得的初步成效正在形成回升势头,逐步走向稳定增长,大米、水产品、咖啡、腰果、林产品等重点农产品产量和价值都在增长。

据越南之音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农业结构调整:未来“模式”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