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电视不应该仅仅评估屏幕?
图像处理芯片也是现今决定高端电视线路质量的重大因素之一。
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电视时,最看重的是画质,更确切地说是屏幕的类型。很多人认为屏幕质量越好,显示效果就越好,很多单位也以此为宣传口号推出广告。
然而,不少用户在购买产品体验后,却表示并没有发现旧电视和采用新技术的产品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选择电视不仅仅要考虑屏幕质量。 |
根据中关村在线事实上,好的屏幕确实能带来更好的画质,但电视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屏幕。例如,电视大品牌索尼就以画质闻名。虽然索尼有自己的屏幕制造部门,但并非所有产品都使用同一部门的屏幕。
索尼的液晶电视也使用了奇美、友达和华星光电等中国厂商的液晶面板。然而,如果比较两台同样采用同一厂商进口屏幕的索尼电视和另一品牌的电视,其显示画质仍然有显著差异。关键在于产品的图像处理芯片。
事实上,并非所有电视厂商都具备研发生产高质量图像处理芯片的能力。因此,许多厂商将重心转向屏幕技术。然而,如果说电视的核心画质,图像处理芯片的作用甚至比屏幕本身更为重要。因为好的电视不一定需要好的屏幕,但好的图像处理芯片却必不可少。
这些图像处理芯片可以理解为“视频卡”,帮助设备对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和修复。这有助于提升画质,降低噪点,增强色彩和对比度,提升运动细节的流畅度等。同时,直播实时接收到的视频信号也会被处理,转换成合适的信号,带来显著的画质提升效果。
只有大型厂商才有能力研发电视图像处理芯片。 |
一些小厂商并没有自主研发图像处理芯片,而是在部分安卓电视机型上用ARM芯片替代。当然,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ARM芯片在图像处理方面融入了高科技,但与传统的图像处理芯片相比,它们基本上还是“笨重”的。它们可以集成所有接口,起到的只是增强和处理简单图像的效果,而不是像原厂处理芯片那样带来显著的提升。
因为图像处理过程需要设备处理大量的数据库,并找到合适的算法来计算相应的光色种类、前后对比度等。这就需要厂商对硬件以及系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收集到庞大的数据库信息,而这个问题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能解决的。
目前,市场上能够生产图像处理芯片的大型公司只有几家:索尼(日本)、三星和LG(韩国)以及海信(中国)。
如今,索尼的顶级电视都配备了 4K HDR X1 Extreme 处理器芯片,例如 KD-55X9000F 型号。该芯片包含三大核心技术:HDR、双图像数据系统(一个用于使图像更清晰、最大程度地降低噪点,另一个用于增强信号并提高清晰度),以及管理 14 位智能色域的能力,以实现色调之间更平滑的过渡。
图像处理芯片给电视的显示质量带来显著的差异。 |
与此同时,三星最近推出的图像处理芯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 8K 图像。基于庞大数据库系统的分析,机器学习系统和人工智能能够完美过滤亮度、暗度和暗度,从而呈现最佳图像效果。不仅如此,它还能提升音质,使其更贴合动作电影或音乐表演等图像内容。三星的 8K 人工智能电视芯片预计将于 2018 年下半年应用于 QLED 电视。
LG 的 Alpha9 芯片系列使其能够以每秒 120 帧的高帧率 (HFR) 标准显示内容,高于当前每秒 24 帧的标准。此外,它还能有效消除噪点,通过减少图像延迟、增强对比度和立体图像,带来更清晰明亮的图像。此外,它还搭载了 LG 基于 Google Assistant 开发的 ThinQ 人工智能平台。
最后,还有海信电视的Hi-View Pro图像处理芯片。这是该公司自2015年底以来研发的产品,最近推出并应用于LED65EC880UCQ等高端电视产品线。它能够显著提升液晶屏幕的性能,提高对比度和色域,使图像更清晰、更流畅。
然而,尽管图像处理芯片至关重要,但它的作用却不能掩盖屏幕本身以及所用面板质量的重要性。如果组装工艺不够精良,即使是顶级芯片也无法解决漏光或坏点等问题。两者需要良好配合,相互补充,才能为设备带来最完美的画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