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为何常常引起过敏?
一般来说,所有类型的海鲜都会引起过敏,但虾、蟹、蛤蜊和鱿鱼等种类最容易引起过敏。
![]() |
海鲜过敏的原因有三种:
- 因为海鲜中含有很多营养丰富的蛋白质,但也有一些“奇怪”的蛋白质,吃进体内后,它们会变成真正的抗原。这些抗原会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过敏。
- 海鲜中的一些蛋白质仅起到“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的作用。这类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会与体内现有的“抗原决定簇”结合,从而引起过敏。
- 因为有些海鲜含有大量的组胺。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也会引起类似过敏的症状。
因此,海鲜中的蛋白质对于海鲜过敏者来说可能是抗原、半抗原,但对于绝大多数不过敏的人来说,却是正常的蛋白质。海鲜中组胺浓度高这一现象会导致所有食用者出现症状(组胺中毒)。
对于海鲜过敏,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并不取决于食用量,而是取决于每个人的敏感度。海鲜过敏往往发生得很快,一般在食用后几小时才会出现,有些人甚至几分钟就会出现。过敏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最突出的是皮肤表现,例如发红、皮疹、荨麻疹。神经系统表现,例如头痛、头晕、昏厥、昏迷。黏膜病变,例如眼、鼻、口腔黏膜水肿。呼吸道症状,例如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哮喘样呼吸困难、喉痉挛。胃肠道表现,例如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
尤其是发生心血管衰竭时,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症状,休克症状包括皮肤发冷、苍白、脉搏加快、静脉发紫、血压低……严重者会出现喉痉挛,过敏性休克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导致患者死亡。
一般来说,除了因食用含有大量组胺的海鲜而引起的过敏情况外,所有被确诊为海鲜过敏的人都应避免食用或接触海鲜类食物。即使与他人共享含有海鲜的菜肴,也可能发生过敏。
不要吃死亡的或未适当烹制的海鲜,因为这类食物可能因细菌感染而含有大量组胺。
抗组胺药可有效治疗荨麻疹、皮疹、面部水肿等皮肤黏膜症状,但可以预防轻微的皮肤黏膜过敏症状,但无法预防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如果发生)。
严重者必须立即送往医院,不能自行使用抗过敏药物。
据 Alobacsi.vn 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