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衬衫

May 8, 2014 09:19

(Baonghean)——奠边,这两个字如此亲切熟悉。从学生时代起,《奠边歌》就如史诗般萦绕在我的脑海。身穿雕花卫兵战袍的奠边士兵形象,是一个朴素而又独特的象征。

有时我会把它想象成一块方形的炸药块,而士兵的心就像一朵比炸药更具破坏力的花蕾。它是精神的力量,是意志,是信念,是竹堤和稻田这些熟悉而朴素的事物。关于军民关系,有一幅画面萦绕在我的心头:士兵丰满而年轻的脸庞如此纯真,身旁是正在缝补他驻军衬衫的母亲。母子之间那条细细的线,坚强、忠诚、永恒,缩短了从战场到后方的距离。歌词在我心中回荡:“那件我穿了很久的衬衫……”是的,母亲,那件朴素的衬衫,在攻城的夜晚,在瓢泼大雨中行军的日子里,在饭团的陪伴下,奠边府的年轻士兵都穿着它。爱的丝线将后方的温暖织入战壕,让我想象着村庄的小路,田野的景色,在三十六道缝线的驻军衬衫上交错。那些深深的缝线,是奠边府战场上的战壕,将敌人的堡垒包围得严严实实。那件衬衫如同母亲怀抱的孩子,整洁而结实,简单的纽扣比任何盔甲都更紧实……

l Diễu binh kỷ niệm Chiến thắng Điện Biên Phủ. Ảnh: P.V
l 庆祝奠边府胜利的游行。照片:PV

奠边府军服,蜿蜒的林道,险峻的山口,伴随着“Ho do ta nao……”的口号,至今仍是绷紧的炮弦,在每日的艰辛面前无法被打断,在看不见的深渊中,在士兵们依然严阵以待的攻击姿态中。如今,奠边府军服被陈列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那些古老的弹孔依然痛苦地注视着我们。岁月流逝,缝线如同时间的碎片,却依然深深地连接在一起,构成方格、菱形,如同历史的印记。过去的褶皱,完整地包裹着奠边府军人的身影、姿态和姿态,这是任何纪念碑都难以铭刻的。因为那是形态,是灵魂,是起源,是支点,是信仰的发射台。因为在这些如战壕般纵横交错的缝线背后,是军人的内心。

当我手里捧着家乡英雄潘廷约烈士填弹孔的纪念品时,我感动不已。那是冲锋枪、水壶,尤其是他背包里留下的警卫衫。战友们把它送给了家乡的纪念馆,那是中部一个贫穷的村庄,老挝风沙肆虐。虽然他倒下时浑身布满弹孔,用自己的身体去填敌人的弹孔,为了今天家乡的孟清田野、锦官田野,那件衬衫依然完好无损,那里水稻长得绿油油的,水泥路畅通无阻,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那是用光荣过去的功绩编织而成的暖绿色警卫衫。

奠边府军装在锦缎的众多色彩中,只有深绿色,与盛开着白色紫荆花的无尽翠绿森林形成鲜明对比。在这无尽的绿色中,我辨认出昔日战壕蜿蜒的红色,那坚定的红色将勋章固定在希兰、鸿锦、孟清……这些巍峨的山峰上,如同挚爱祖国的胸怀。奠边府重现青春,奠边府永远年轻,因为你们,因为身着驻军军装的战士们,因为胜利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阮玉富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奠边衬衫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