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就是好”的心态助长了义安省的假货泛滥
从传统市场到商店、商场、电商平台,假冒商品和假冒品牌随处可见。这不仅是因为管理漏洞,也是因为消费者“物美价廉”的消费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助长了义安省假冒商品市场的繁荣……

在荣市火车站市场的一个鞋摊上,一双印着爱马仕标志的鞋子被宣传为“2024年最新款”,售价仅为25万越南盾。当被问及来源时,摊主直言:“这只是假货,正品怎么会卖这么贵?不过款式相似度高达90%,很受学生、工人和上班族的欢迎!”
在荣市的时装店里,香奈儿和迪奥的包包也“和正品一模一样”地摆在货架上。每个包包售价仅为27万到35万越南盾。灯光下,包包的标志闪闪发光,缝线精致,如果只看一眼,再加上标价,很难辨别出这些包包不是正品。在杜良、演州、南丹等市场……雷朋眼镜、劳力士手表也“充斥”在货架上,售价仅为几十万越南盾。

不仅传统市场,网络假货市场也异常活跃。Facebook、Zalo、Shopee、TikTok……每天都有数百个直播平台提供“正品”包包、鞋子、手表,“美如真品”,全国配送,免费退货。几十万越南盾的订单很容易让买家产生“拥有名牌”的感觉,而无需花费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买家并没有被忽悠,而是因为好看、适合自己的经济水平,而主动选择购买假货。

荣市的办公室职员丁翠良女士分享道:“我喜欢迪奥包,但钱不够。买个30万越南盾的假货看起来也挺有品位的,参加一些活动也没问题。根本没人查真假。” 不仅年轻人,中年人也开始习惯使用假货。兴原市的一位老师阮文雄说:“我在网上买了一双耐克鞋,花了28万越南盾。我知道这个价格肯定是假的,但重要的是它好看,合脚,而且价格实惠。”
荣市一家经营多年手袋店的潘氏莺女士坦言:“顾客不要求正品,所以我们才敢卖假货。现在大家都只想买和正品差不多的漂亮、便宜的产品,所以市面上就充斥着假货。”

追求廉价品牌商品的心理,加上对假冒商品危害的认识不足,无意中“助长”了假冒商品市场。很多人认为这些只是外在产品,不会影响健康,所以也就不去在意了。
义安省市场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判断产品是否为假冒产品,需要鉴定并联系厂家确认,这个过程既耗时又费钱。同时,假冒产品工艺越来越复杂,数量少且分散,很难彻底清除。

根据第98/2020/ND-CP号法令,贩卖假冒商品的行为,个人可被处以2000万至7000万越南盾的罚款,组织可被处以4000万至1.4亿越南盾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处以10亿越南盾的罚款或5年监禁。
然而,许多店主却愿意“交罚款继续销售”。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消费者才是决定性的力量。如果消费者继续妥协,假冒商品将继续存在。只有当消费者主动拒绝来路不明的“廉价美妆”时,市场才有机会变得干净、透明、公平。而只有当消费者的习惯改变时,假冒商品才真正无处可藏。

2025年第一季度在义安省发现并处理了:
- 1,012例发现了与假冒商品、伪造商品和商业欺诈有关的违法行为。
- 1120亿越南盾是加工货物的总价值。
- 154例已被刑事起诉。
- 主要侵权商品:手袋、鞋子、眼镜、手表、化妆品、功能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