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的观念助长了义安省假冒商品的泛滥。
从传统市场到商店、店铺,再到电商平台,假冒商品和仿冒品牌商品公然销售。这不仅是由于管理漏洞,也是由于消费者“物美价廉”的观念在悄然助长义安省假冒商品市场的猖獗……

在荣市火车站市场的一个鞋摊上,一双印有爱马仕标志的鞋子被介绍为“2024年最新款”,售价仅为25万越南盾。当被问及鞋子的来源时,摊主直言不讳地说:“这只是假货,正品怎么可能卖这么贵?不过这款鞋的相似度高达90%,很受学生、工人和上班族的欢迎!”
在荣市的时尚商店里,香奈儿和迪奥的包包“一模一样”,每个包的价格仅为27万至35万越南盾。在灯光下,这些包包的标志闪闪发光,缝线精致,如果只看价格,很难分辨真假。在杜良、奠洲、南丹等市场,雷朋眼镜和劳力士手表也“铺天盖地”地摆放在货架上,价格也只有几十万越南盾。

不仅是传统市场,互联网上的假货市场更加活跃。在Facebook、Zalo、Shopee、TikTok等平台上,每天都有数百个直播主播兜售“正品”包包、鞋子、手表,“跟真品一样漂亮”,并提供全国配送和免费退货服务。只需几十万越南盾的订单,就能让买家体验到“拥有品牌”的快感,而无需花费太多金钱。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买家并非被蒙蔽,而是主动选择购买假货,因为假货外观精美,符合他们的经济水平。

来自荣市的上班族丁翠良女士分享道:“我喜欢迪奥包,但没那么多钱。花30万越南盾买个假货看起来也挺有档次的,参加一些活动也行。反正也没人会检查真假。” 不仅是年轻人,中年人也逐渐习惯了使用假货。来自雄原市的教师阮文雄先生说:“我在网上花了28万越南盾买了一双耐克鞋。我知道这个价钱肯定是假货,但重要的是它好看,尺码合适,而且价格实惠。”
在荣市经营一家多年手袋店的潘氏莺女士坦言:“如果顾客不要求正品,我们就敢卖假货。现在,每个人都只想买到漂亮又便宜,而且外观和正品相似的产品,所以市场上充斥着假货。”

人们偏好廉价品牌商品的心理,加上对假冒商品危害认识不足,无意中助长了假冒商品市场的猖獗。许多人认为这些只是外观产品,不会影响健康,所以并不在意。
义安市场管理部门的一位代表表示,要判断一件商品是否为假冒产品,需要进行鉴定并获得生产商的确认,这一过程既耗时又费钱。同时,假冒商品的制作工艺日益精湛,数量少且分散,难以彻底根除。

根据第98/2020/ND-CP号法令,贩卖假冒商品的个人将被处以2000万至7000万越南盾的罚款,组织将被处以4000万至1.4亿越南盾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刑事诉讼,最高可处以10亿越南盾的罚款或5年监禁。
然而,许多商家愿意“交罚款继续销售”。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消费者才是决定性力量。如果消费者继续妥协,假冒商品就会继续存在。只有当消费者主动拒绝来路不明的“廉价美”,市场才有机会变得干净、透明、公平。也只有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变,假冒商品才能真正无处遁形。

2025年第一季度在义安省已发现并处理了:
- 1012例查获了与假冒商品、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有关的违法行为。
- 1120亿越南盾是加工货物的总价值。
- 154例已被提起刑事诉讼。
- 主要侵权商品:手提包、鞋子、眼镜、手表、化妆品、功能性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