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心态!

March 1, 2011 11:43

从国外工作或学习外语归来,偶尔跟村民打几句“你好”;金融交易开始倾向于使用美元而非越南盾;奢侈品优先使用外国品牌;回到义安,仍然“说着河内腔”、“Sai Ghenh”;……这些都可以说是现在一些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崇洋媚外”风潮。

(Baonghean)-从国外工作或学习外语归来,偶尔跟村民打几句“你好”;金融交易开始倾向于使用美元而非越南盾;奢侈品优先使用外国品牌;回到义安,仍然“说着河内腔”、“Sai Ghenh”;……这些都可以说是现在一些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崇洋媚外”风潮。

虽然数量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从而导致本土文化色彩的淡化。

为什么北方、顺化等地的人即使远在异乡,也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标准口音?是因为他们的口音“标准”所以需要保留吗?我们处在共同语言的“低地”,需要沟通和适应吗?如果这是一种正常的沟通和适应,或许不值得讨论,但如果过度、不加选择,以至于成为一种习惯,就应该摒弃。

最近,很多人担心国内商品价格经常“美元化”,船(美元)涨,水(商品)也涨。那么,我们是否真的过度依赖美元呢?虽然政府已经禁止以美元结算商品,禁止在大多数国内交易中使用美元,但“越南人优先使用越南货”的宣传活动已经启动,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很多商品(例如电脑、电子产品……)的价格涨跌,却被美元“操控”。这和用美元交易有什么区别?和用外币购买越南商品有什么区别?受害的最终只有消费者和民众。

潮流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它是可变的、变化的,问题在于朝哪个方向发展。如果离原点太远,自我又何在?“崇洋媚外”到了极致,实属可悲!


武文勇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洋”心态!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