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 Ky:加强灌溉工程,并设立灌溉费补偿来源
(Baonghean) - 利用每年有限的灌溉费补偿基金,Tan Ky 县地方政府将其用于修复和升级内部灌溉工程,为农业生产带来实际利益。
尽管义福乡不是水稻生产面积最大的乡,但如今它被认为是本县拥有最有效内部灌溉系统的乡。这是因为乡里有效地利用了每年的灌溉费补偿金。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邓春南说:“本乡有280公顷土地种植两季水稻,40公顷土地种植一季水稻。本乡的特点是100%的生产用地依靠17座大小水坝的灌溉水,因此,要调节每种作物的灌溉用水就需要有完善的内部灌溉系统来节约用水。否则,水坝的灌溉水就会渗透、漏失,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水坝缺水。”
因此,近年来,地方利用县人民委员会拨付的灌溉费补偿基金,对多条田内渠道进行维修加固,并取得切实成效。从2010年至今,地方已从灌溉费补偿基金中拨付近20亿越南盾。地方本着不浪费工程、确保每项工程都完成的原则,在多年前修建的灌溉设施已经破损的基础上,指导承包商对渠道底部和墙壁全部浇筑混凝土,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进行修建。每年完成一项工程,到目前为止,义福省已利用灌溉费补偿基金对3.7公里田内渠道进行加固,确保质量。
![]() |
义福乡宝谷田内渠段已利用灌溉费补偿进行修复。 |
引领我们来到宝谷水坝脚下,这里有一条刚刚用2015年灌溉费补偿款加固的沟渠。这条沟渠长200多米,从水坝调节闸门通向宝谷田地。沟渠设计沟底宽40厘米,整个底部和四壁都浇筑了14厘米厚的混凝土,每隔2米就有一个横梁横跨沟渠。由于坡度大,沟底清澈,灌溉水流强劲。邓春南先生说:这一段沟渠以前是用护墙板砌成的,经过10年的使用,沟渠完全损坏了。现在改用直接浇筑混凝土,使用寿命会更长。全乡用国家灌溉费补偿款修复升级的3.7公里田内沟渠全部是这样设计和修建的。由于内部灌溉系统得到固化,大大节省了水坝调节的灌溉水,提高了水稻年产量。
不过,据南先生说,如果当地自行进行这类小型灌溉项目的勘测和建设,成本会更低,工程量也会更大。(根据国家规定,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勘测和设计才能最终确定,因此承包商必须预留一部分预算用于这项工作。)南先生还表示,对于预算较小的内部灌溉项目,当地有能力完成,因为当地有农业服务合作社,而且公社里有很多施工队,设备齐全,工具齐全,泥瓦匠也很多。
义泰乡没有水坝,但在康河沿岸有多达9座抽水站。得益于每年的灌溉费补偿,当地280公顷稻田被抽水,每年为生产提供足够的水。元泰乡农民阮仲山先生透露:“我家种了3亩多稻田,地方政府每季都运行抽水机,提供足够的灌溉水。由于国家的政策,这里的农民不用缴纳灌溉费。”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潘金文先生说:“由于我们这里的特点,100%的稻田都依赖抽水站灌溉,得益于每年的灌溉费补偿,当地主动运行机器,根据作物生长的每个阶段适当调节用水。因此,既节省了成本,又确保了作物产量的提高,也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据县农业局报告,自2010年至今,新祺村一直获得灌溉费补偿资金,用于投资修建、维修和升级田间灌溉工程,并支持灌溉泵站。因此,2010年至2012年,每年获得39亿越南盾;2013年获得60亿越南盾;2014年获得62亿越南盾;2015年获得64亿越南盾。县里根据各地方的水稻生产面积分配这笔资金。这些资金用于地方维修和升级田间灌溉渠,支付泵站的电费和油费,并支持工程管理。根据县人民委员会的调查,各地方每年使用灌溉费补偿资金维修和升级4.5至5公里的田间灌溉渠。由于资金使用得当且该区定期监督,所修工程大多提高了灌溉效率,节约了灌溉用水。
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