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家对酒精和酒精饮料的管理
过量饮酒不仅影响饮酒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引发家庭暴力,扰乱社会秩序和安全,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 |
测量道路交通驾驶员的酒精浓度。图片来源:越通社 |
一系列政策出台。
越南工业和贸易部轻工业司司长潘志勇表示:“意识到这一点,政府已指示工业和贸易部采取措施,加强对酒类和啤酒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
阮晋勇表示,国家对包括啤酒和葡萄酒在内的酒精饮料的管理,采取多种具体形式,如通过行业规划进行管理,通过颁布国家政策进行管理,包括税收、进出口、投资、商业登记、食品安全和卫生法规等一系列政策。
特别是对于酒类饮料生产等一些特定行业,除一般政策外,国家还要求采取单独的管理措施。
典型的是,2014 年,政府于 2014 年 2 月 12 日发布了第 244/QD-TTg 号决定,颁布了关于防止酗酒有害影响的国家政策。
“根据总理批准的计划,2014年,工业和贸易部必须颁布关于啤酒和其他酒精饮料(葡萄酒产品除外)生产和贸易的法令。
“从长远来看,我们将研究将《预防酒精和饮料滥用有害影响政策》提升为法律,并提交国会批准。目前,工贸部也在研究改进啤酒产品管理的项目。如果该项目有效,它将推广到所有酒精饮料,”阮晋勇先生说道。
效果显著
邓先生表示,通过行业规划对啤酒生产活动的管理正在日益完善,并带来了积极的成果。
目前,啤酒生产企业数量减少最快,尤其是规模较小、设备落后的企业,啤酒生产企业数量已由2000年的400-500家减少到目前的118家……
众多大型品牌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拥有大型厂房和现代化设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得到保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2013年啤酒产量达到30亿升,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30升/人/年。
在酒类生产和贸易法令颁布之前,2005年越南酒类消费量约为4.62亿升,平均每人每年5.5升,其中民间酿造酒约3.60亿升(占78%),工厂生产的工业酒精约8200万升(占17.7%),高级酒(主要是洋酒)消费量约1900万升(占4.9%)。
尤其是精酿啤酒,其品质无法控制,无法征税,并且会带来很多负面后果,比如不健康的消费习惯,损害健康,影响生育,减少劳动力,增加交通事故等。
此外,从市场角度来看,无证生产手工葡萄酒、假冒葡萄酒、非法进口葡萄酒、侵犯产品标签知识产权以及逃税等行为造成了竞争不平等,影响了合法企业。
政府关于酒类生产和贸易的法令颁布后,酒类生产和贸易行业逐渐组织化,行业质量提高,设计和标签更加多样化和美观。
消费者(尤其是城镇居民)已逐渐从手工酒转向使用质量有保障的工业酒精。大多数工业酒精生产企业、批发和零售企业都已获得生产许可证或营业执照。从事手工酒精商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也开始意识到要遵守国家关于酒类生产经营和食品安全的规定……
阮晋勇先生表示:“国家管理机构的许可证发放工作以及2013年和2014年头几个月检查区域内酒类生产和贸易商的经营情况表明,大多数酒类生产和贸易商都遵守了法律规定。手工艺村也逐步将生产和销售集中在几个主要负责地点。食品安全卫生和产品质量也逐渐受到重视,酒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加强宣传,改变行为
可以说,酒类及酒精饮料管理政策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民众和厂商的意识和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据调查,目前在农村,人们已经逐渐转而饮用有食品卫生安全保证的工厂生产的、贴有“乡土酒”标签的罐装葡萄酒。
在手工艺村,有以该手工艺村命名的企业或合作社、协会……生产带有手工艺村品牌的产品,其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各省市针对酒类生产经营者开展了宣传教育,并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督导,为减少手工酒类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作出了积极贡献。
尤其是现在各省市有人带着精酿葡萄酒上街叫卖的现象,几乎已经消失了……
但要将这些活动付诸实践,还需各级部门的严格把控,确保生产的产品安全、消费者健康。
此外,还应向所有主体和阶层广泛宣传饮酒和酒精饮料时对自己和社区应负的责任,以提高人们的认识,落实政府防止酒精和酒精饮料滥用有害影响的政策。
据越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