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新势头,成功落实省党代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工贸领域决议的目标

May 12, 2011 10:59

值此工贸部门成立60周年之际,乂安报采访了省委委员、工贸厅厅长潘清静同志。


PV: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过去 60 年来义安省工贸行业取得的一些主要成就?


潘清静同志: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义安工贸始终主动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和挑战,主动融入发展。

在各个历史时期,工业界始终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生产生活,实施现场后勤,服务作战、战备,为中央提供物资,支援大前线,同时组织农产品收购出口。

实现省党代会、特别是省党代会第十五次、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在义安省尚未被中央政府列为工业发展投资重点地区、投资环境不佳、自然灾害和疫情频发等情况下,……但凭借强有力的领导,工业、贸易和服务业仍快速增长。

工业方面:年均增长率达22.1%。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8.542万亿越南盾,比2000年增长6.2倍。工业和建筑业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29.3%上升至2010年的33.4%。工业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增长最快。

全省拥有3.5万多家工业生产企业,近400个手工艺村和102个手工艺村。一批集中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已建成并有效运行。全省电力基础设施快速转型,目前已实现100%的县级单位接入国家电网,94%的乡镇通电,97.5%的家庭用电。


义安省工业产品规模大、增长稳定、市场竞争力强,如:甘蔗加工业,年产量15-16万吨;水泥制造业,产量170万吨;农产品加工业:浓缩菠萝汁5000吨/年、食用油2-3万吨/年、木薯淀粉3万吨/年、面粉2万吨/年;食品饮料业:啤酒2亿升/年、牛奶5000万升/年;矿产开采业:锡2500吨/年、白石100万吨/年;纺织、皮革、服装业:纱线8000吨/年、针织品300万件/年、服装出口150万件/年;装机容量750兆瓦的水力发电产业等。

南甘工业园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商业领域也取得了快速显著的增长。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年均增长超过22%。市场规模和进出口额持续增长。2010年出口总额达3.863亿美元,产品包括农产品、建筑材料、矿产、纺织品等,销往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为顺利落实省党的十七大决议确定的工业发展目标任务,工贸部门将重点抓好哪些内容?


潘清静同志:省委第十七号决议要求工贸部门积极为实现到2015年将义安省建设成为中北地区小康省份的目标做出贡献;到2020年为基本建设成为工业省份奠定基础;工业和建筑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达到39-40%;服务业占39-40%;出口额达到5亿至5.5亿美元……为实现上述目标,工贸部门重点实施以下措施:


一是升级扩建工商业基础设施体系:道路、机场、港口、电源和电网、供排水系统等,发展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口岸系统和边境贸易。重点投资东南经济区、同海工业区、黄梅工业区、义丹工业区和工业集群。完善供电网络,特别是经济区、工业园区、工业集群和新城区的供电。

二是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贸易欺诈。积极为企业化解困难和障碍,降低成本,扩大产能,提升市场竞争力。着力加快推进工业生产项目,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营造良好环境,吸引省内外资金。认真梳理补充支持农产品消费、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落实公开、稳定、透明的政策机制。


第三,集中发展工业,尽快形成3个重点经济区:荣市-东南经济区与南义-北河地区相结合,重点发展高科技工业、吸引大量工人的纺织工业、白色石材加工业,重点投资南甘工业区和托禄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黄梅-同海地区与南清-北义地区相结合,重点发展水泥、火电、炼钢、机械工业、化工等活跃工业,投资建设同海港、同海工业区、黄梅工业区;新旗-杜良-太和-归合地区重点发展农林加工​​业(甘蔗、橡胶、咖啡、水果加工、肉类加工、牛奶、纸浆),发展活跃工业(水电、水泥、建筑材料、矿产开采和加工),建设富贵、义丹、松定、新旗、治黎等工业区和工业集群。


四是着力鼓励出口发展:瞄准现代技术装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替代进口。


五是加强国家管理:审查补充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东南经济区规划以及全省三大重点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相配套的全省工商发展规划。

出台政策机制,吸引投资,为生产经营企业创造便利条件;加强监管,确保工业和手工业按规划发展。严格矿产开采许可管理。增强工业促进活动的作用和有效性。开展电力安全、工业炸药使用、矿产开采和加工等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市场欺诈行为。


PV:谢谢你,同志!


Huu Nghia(实施)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创造新势头,成功落实省党代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工贸领域决议的目标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