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7潜艇——苏联的“水下切尔诺贝利灾难”
苏联击沉的K-27潜艇,其反应堆尚未拆除,其放射性泄漏风险不亚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喀拉海的K-27号潜艇残骸
1968年冷战高峰期,144名苏联水兵乘坐K-27号潜艇前往北极执行收集北约基地信息的任务。据BBC报道,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场海底放射性灾难即将来临。
K-27是645项目唯一一艘攻击型潜艇,由627项目(北约代号:十一月)发展而来。与美国一样,苏联也经常试验超越时代的先进技术。K-27配备了两台VT-1液态金属冷却核反应堆。这种设计从未出现在苏联潜艇上,因此K-27与其说是攻击型潜艇,不如说更像是一个科研项目。
K-27于1958年6月15日下水,是第一艘配备铅铋冷却核反应堆的苏联潜艇。这种反应堆比传统的水冷设计更小,但威力更大。它使潜艇能够潜伏数周而无需浮出水面或补给燃料。K-27在苏联海军中创造了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录,成为第一艘连续潜伏50天的核攻击潜艇。
尽管K-27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和规格,但由于核反应堆故障,其服役寿命很短。1968年5月24日,在一次北极侦察任务中,两座VT-1反应堆中的一座发生故障,导致舰船电力供应从87%骤降至7%。与此同时,反应堆舱室的伽马射线激增。有毒气体和蒸汽也从反应堆泄漏到其他舱室。
![]() |
K-27潜艇在北约部队附近进行演习。图片来源:The Lean Submariner。 |
“经过5天的旅行,一切都很正常。我聊天与其他人交谈“我们当时在5号舱室,旁边是4号舱室,里面有两座核反应堆,突然听到有人跑动。我们有辐射探测器,但一直没打开,直到技术员打开辐射计,才有人注意到参数。他脸上满是震惊和担忧,”潜艇军官维亚切斯拉夫·马祖连科回忆道。
由于放射性气体无味无味,船员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为时已晚。警报响起两小时后,4号舱室的人员因严重辐射暴露不得不被担架抬出舱外。船员们设法使船重新浮起,然后花了五个小时将其送回科拉半岛的基地。
马祖连科说:“船浮出水面后,上级命令关闭发动机,等待特殊指示。然而,船长帕维尔·列昂诺夫决定继续航行。如果我们再停几个小时,就没有人能活着把K-27带回基地了。”
船上144名船员全部受到辐射,其中9人死亡。然而,苏联在一个月后继续让K-27号航行,并进行了多次实验,直到1973年。
1979年2月,苏联军方决定将K-27退役,但苦于找不到处理船上核反应堆的方法。最终,他们决定于1982年9月6日将K-27沉入喀拉海30米深的水中。
K-27号核潜艇的船体由混凝土和沥青填充,包裹着两座反应堆和90公斤铀235燃料,但预计防护寿命仅为50年。到今年年中,这艘核潜艇的混凝土和沥青船体将只剩下大约15年的使用寿命。这使得K-27号核潜艇成为了一座即将发生的水下切尔诺贝利事故。
![]() |
沉没中的K-27。图片来源:巴伦支观察者。 |
“如果K-27留在那儿,迟早会发生放射性泄漏。它已经在海床上沉睡了30多年,锈迹斑斑。现在的挑战是如何找到一种方法,在不过度震动反应堆的情况下将其打捞上来。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不受控制的连锁反应,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北极海洋环境中。这种污染无法从海床上清除,”《巴伦支观察家》主编托马斯·尼尔森说道。
尽管K-27失败了,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仍然完工并安装在705型“天琴座”(北约代号:阿尔法)潜艇上。这些潜艇拥有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惊人的潜水能力。然而,由于维护成本高昂,所有七艘“天琴座”潜艇都提前退役。
美国还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为海狼号航空母舰 (SSN-575) 配备了液态金属冷却核反应堆,但很快就淘汰了这种反应堆,转而采用压水反应堆。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