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春节和“越南人对越南文化一无所知”的故事
因为他们总是执着于认为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所以一切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有多少人敢想,中国习俗也受到越南的影响呢?
在西方,大多数人称农历新年(Tết giao thời)为中国新年,因为他们认为农历是中国人制定的,新年的节日和习俗也起源于中国。这很正常,甚至很多越南人也这么认为,更不用说欧洲人和美国人了。然而,这是一种误解,而越南人自己却在加剧这种误解。
![]() |
| “Mung tuoi”是越南语中常用的一个词,指的是春节期间给亲戚送“礼物”或象征性的“钱”,有时也只是表达“庆祝新岁”的祝福。(插图) |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在谷歌搜索引擎中输入“Li Xi”这个词,开放百科全书维基百科返回的结果解释如下:“Li xi”源自中文的“利市”一词。这个词的拼音是li shì。
接下来,我们在谷歌搜索“Mung Tuoi”,首先显示的是维基百科上关于李夕的链接,许多越南人点击阅读并相信了它。它如此完美,以至于许多人得出结论:“李夕或Mung Tuoi是源自中国的春节习俗”。
让我来告诉你“压岁钱”和“压岁钱”的区别。“压岁钱”是越南人常用的一个词,指的是春节期间的一种习俗:给亲戚朋友“礼物”或象征性的“一笔钱”,有时只是送上祝福,以“庆祝新岁生日”。
“礼钱”是越南南部常用的一个词。这个词是随着华人移民越南而从中国传入的,指的是给别人(不只是春节,任何一天都可以)一个装有象征性金额的红包,以祈求“好运和多多益善”。
撇开这些不谈,重点是什么?是我们大多数人“通过谷歌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如果你想知道中秋节起源于哪里,谷歌会说它来自中国。如果你想知道道拳起源于哪里,谷歌也会说它来自中国。甚至如果你想知道京阳王起源于哪里,谷歌也会说他是中国某位神明的后裔。
![]() |
| 压岁钱是指给别人(任何一天,不只是春节)一个装有象征性金额的红包,以祈求“好运和诸多好处”(插图)。 |
“我们的人民必须了解我们的历史。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去谷歌上查。” 这虽然是个玩笑,但可悲的是,它却是事实。错不在谷歌,它只是一个基于现有内容的搜索引擎;错不在命运,而在于人们对我们国家文化和历史的肤浅;在于那些在互联网上创作内容的人的“文化奴隶心态”。
为什么称之为“文化奴隶心态”?因为他们的惯用套路是这样的:想知道越南某个习俗的起源 => 查清楚中国有没有类似的习俗 => 如果有,就得出结论“这个习俗起源于中国”。因为他们总是执着于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观念,所以一切都是从中国引进的。有多少人敢于思考中国习俗也可能受到越南的影响,或者说,两个独立国家的习俗之间可能没有任何关联?
他们以这种“奴隶式”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根本没有进行任何严肃的研究,甚至懒得去探究越南习俗在时间上何时开始具有可比性——这在文化影响研究中是最基本的。我读过的越南学术历史文献(考古文献、人类学文献、古代书籍……)中,没有任何地方对这种模棱两可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结论。
真正的历史学家几十年来一直在提出历史问题,但他们只敢提出假设来“暂时解答”,更不用说他们的假设是建立在庞大的研究项目之上的,他们走遍每一个角落,挖掘每一块土地,阅读古代书籍中的每一个字,珍视每一个骨骼样本和每一件文物。
我们的国家经历了许多起伏,导致历史长河中出现许多晦涩难懂的空白,以及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就草率地将一切归咎于某个国家的文化影响,毕竟正是这个国家将泥土、岩石、沙砾和尘埃带到了我们国家的道路上。
本文不会列举论据和证据来得出结论:越南人拥有独立于任何其他国家影响的春节。因为我希望你们和我一样,去阅读官方文件(或许现在就可以重温一下越南春卷的故事),以及关于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严谨科学研究著作,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你们可以使用谷歌,但请明智地使用它,它只是工具,而不是你们的主人。
![]() |
| 越南人包粽子和大饼的习俗由来已久(插图) |
我只想说两件事:
1. 你不了解这个国家原始文化的真正内涵。
你认为稻米文明仅仅指稻米吗?不,它还包括农具制造技术(考古发现,自古以来我们就有青铜犁铧和其他各种农具,更先进的是青铜铸造技术),驯养动物(水牛、牛)的技术,控制水源的技术(山静-水静的故事),饮食文化,文化节庆,以及计算耕作时间的方法……
越南的青铜文明发展很早,并且十分繁荣。除了青铜鼓之外,如果您看到雄王时期(Hung King)的文物图片(这些文物已通过光谱学方法测定年代),您一定会惊叹于其精湛的工艺,并会毫不怀疑我们祖先当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古代越南人用青铜斧刃做什么?他们建造房屋。他们用青铜箭做什么?他们狩猎野生动物。他们用青铜刀做什么?他们组建军队。还有成千上万的其他文物可以向您展示文郎(Van Lang)居民繁荣富足的生活。
如果我说当时的越南人只穿缠腰布、吃生肉、住在山洞里,你会怎么想?你应该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对古代东湖绘画和青铜雕像(属于东山文化)的研究表明,当时越南人的服饰与大约100年前北方妇女的服饰并没有太大区别。
此外,在邻国发现的图案相似但年代较晚的青铜鼓也证明了他们之间曾有过广泛的贸易往来。这些雕刻精美的船只则证明了古代渔业的起源。当我们捕鱼、种稻……无需进山就能享用美食,而其他人却只能骑着马在山上苦苦等待,盼着日落前猎杀无辜的鹿时,谁才是野蛮人?
农历的起源我并不确定,我只知道我自己可以通过观察影子的长度来预测时间,通过观察月亮的盈亏程度来预测日期,那么创造了辉煌的稻米文明的祖先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如果说哪个国家最需要历法(一种划分时间周期的方法),越南绝对是其中之一,因为没有哪个行业比农业更需要历法。越南人或许并非农历的发明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农历出现之前或传入越南之前,他们使用过另一种历法,这种历法或许只能通过经验、口口相传或象征性的图画来明确规定。他们肯定知道寒冷的冬季会持续多久,以及这段时间内会出现多少个满月。
![]() |
| 东山铜鼓上的图案图像部分反映了古代越南人民的生活(插图照片) |
2. 你并不完全了解越南人(你也不完全了解你自己)。
北方人记录的大部分古代文献(包括孔子的著作),除了称南方人为蛮夷之处外,都有一点共同之处:“南方人性情温和,喜欢染牙、纹身、唱歌跳舞。”这当然没错,每天在田间地头和河边劳作的人们,自然是温和、诚实、坦率、淳朴的。
这也是我们如此容易被入侵并被占领数千年的原因,但强大的本土文化解释了为什么在被占领一千年后,我们不仅没有忘记自己的根,而且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加强烈地积累了保卫领土和民族生存的精神。
研究铜鼓表面的纹饰,人们认为这些图案反映了人们一年四季的活动。节日(祈雨、求子……)通常在农作物收割的间隙(休闲季节)举行,我们的春节也是如此,可以看到,今天的农历新年之后就是新的农作物收割季节。
提到铜鼓,你可能会觉得它是一件古董,但当时它不仅是乐器,更是服务于社区活动的乐器。锣、铃、皮鼓、拍板……这些都是社区乐器,早在洪王时期就出现了。人们用这些乐器做什么呢?当然是用来跳舞的。有些铜鼓表面还有把手,其功能可能是用来挂绳,方便游行时携带。
越南人尤其热爱音乐(不仅是乐器,还包括各种类型的歌曲,如民歌、情歌等等)和节日。正是这些传统节日构成了越南文化。
结论:
我们的文化或许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我们应该为先辈们奠定的坚实基础感到自豪,这足以让越南文化在不借鉴其他文化的前提下蓬勃发展。我常说,如果你从小就吃米饭、糯米饭、米粉、粉丝、河粉、米糕、煎饼、米粉卷……(各种米制食品),你就是在米的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在你身边。当你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其中,你就是一个越南人。即使你看日本电影、听韩国音乐、化中式妆容或穿西式服装,你也不会迷失自我。我们拥有构建民族自豪感的一切要素。
近日,许多网络论坛上就“中国新年”还是“农历新年”来指代越南传统农历新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作者董宣(音译)就此争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探讨了当代青年对越南文化进行研究、学习和探索的问题。 |
据Infonet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