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泉节如何正确放生鲤鱼?
除了花灯和水果之外,鲤鱼也是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的供品中不可缺少的。
根据传统习俗,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将灶神送上天。人们相信,灶神会在这一天骑着鲤鱼,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各家的生意和烹饪情况。因此,除了供盘之外,越南人在这一天还有放鲤鱼的习俗。
插图照片。 |
在东方国家,尤其是越南的文化中,鲤鱼是一个与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象征。鲤鱼在汉语中的发音与“余”字相似,意为剩余,因此这种鱼象征着对富足、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鲤鱼因跃龙门变龙的传说而闻名,象征着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意志以及对科举考试和事业成功的渴望。12月23日放生鲤鱼不仅有送灶神上天的寓意,也寄托着人们对新年兴旺发达、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河内文化大学文化与旅游系主任杨文秀博士表示,越南文化融合了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放生鲤鱼也具有释放生命、表达慈悲、喜悦、重生、创造发展循环等含义。
怎样放生鱼?
杨文秀博士说,根据民间信仰,鲤鱼必须在正午(12月23日中午12点)之前放生,这样灶神才能准时升天。因此,从12月22日至12月23日中午,许多人开始在江河湖泊中放生鲤鱼。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以有意义的方式放生鱼类。在河内,12月23日之后,许多环保工作者不得不费力清理湖面上的垃圾——那些垃圾其实是鱼袋,甚至打捞出那些无法从塑料袋中逃脱的死鱼……
杨文秀博士表示,放生时,放生者应靠近水边轻轻放生,而不是站在岸边或桥上,将鱼抛入河中。“尽管有良知,但许多人仍然随意地将垃圾扔进放生鱼的湖里。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鲤鱼放生习俗的神圣性和原有意义,还严重污染了河流和湖泊,”文秀博士说。
杨文秀博士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农心态,他们只关心完成自己的工作,不了解文明的公共生活和环境保护。此外,现任当局缺乏严厉的制裁措施,导致处罚千篇一律,导致尽管经过多年讨论,但情况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