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平种子和耐气候变化水稻品种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对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而言,选择适宜的高产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越南大米价值的关键。
面对这一现实,泰平种苗——植物品种选育、生产和供应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继续以清晰的实际成果巩固其先锋地位。
泰平种苗不仅专注于培育优质水稻品种,还促进与地方政府、农民组织和合作社的协调,以同步转移技术流程,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的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2025年的作物种植季被认为是近年来最艰难的年份之一。北部地区遭受了三次强风暴——拉加萨、布阿洛伊和马特莫的袭击,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在许多地区,水稻开花和成熟期的持续强降雨导致数千公顷稻谷倒伏、茎秆折断,产量大幅下降。然而,在太平种业的水稻品种示范区,尤其是在集团位于兴安省的作物研究所,情况则乐观得多。
尽管受到相似气候条件的影响,太平种稻品种依然生长良好、株高挺拔、开花均匀、实心粒比例高,且无病虫害。这充分展现了这些品种卓越的抗性和稳定性,它们经过精心挑选,并在不同季节和生态区域的实践检验中不断成熟。
TBR97、TBR225、TBR39、BC15-09等品种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而且产量高、稻米品质好、种植效率高,备受青睐。其中,TBR97水稻品种因其生育期短、植株健壮、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稳定、米粒洁白柔软、口感符合市场口味等特点,已成为许多地区的首选品种。
太平种业集团总经理陈氏茶女士强调:“太平省与兴安省合并后,太平种业致力于继续陪伴兴安省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着重于四大方向:与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构建完善的种质资源体系,开发高效的原材料产区;通过产销联动项目,为农民和合作社提供新的种质资源种植技术培训,以提高产量并降低成本;加强对适应气候变化品种杂交的研究,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拥有现代化加工厂的本地农业价值链,打造可追溯性清晰的大米品牌。太平种业希望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为全国现代化、可持续农业的建设贡献力量。”
目前,泰平种业的稻米品种已遍布红河三角洲、中北部以及中南部部分主要稻米产区。该集团还与太平、兴安、南定、海阳、清化、义安、河静等省的农业厅、环境厅、种子中心和农业推广中心密切合作,开展田间试验,推广示范模式,并为农民组织田间研讨会和技术培训。
泰平种子的一大特色在于其致力于提供来源合法、生产流程严谨(原种-认证种-商品种)的种子,并严格检验种子的纯度、发芽率和质量。因此,农民收到的种子能够保证高度稳定,不含掺假、假冒或仿制种子——而假冒或仿制种子正是当今农业生产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种子质量,泰平种业还特别注重技术转移,并提供适合各生态区域的栽培指导。集团技术人员与当地专业单位合作,组织培训、研讨会和定期实地考察,帮助农民掌握养护、合理施肥和主动病虫害防治等技能,从而降低投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模型实际结果显示,泰平种业提供的水稻品种产量均达到每公顷65-78吨,在一些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种植区甚至超过每公顷8吨。与老品种相比,产量提高了10-20%,同时由于播种量减少、种植技术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种子成本也得以降低。
泰平种苗集团并未止步于种子生产,而是逐步朝着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完善大米价值链。集团正在兴安省建设一座现代化大米加工厂,同时规划优质原料产区,追溯稻米来源,并打造本地大米品牌。这是提升稻米价值、将越南农产品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举措。

此外,泰平种子还积极推广数字化技术在种子管理、原材料产区管理和产品供应中的应用。从种子生产、包装、保鲜到分销,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透明化和严格管控。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方便农民和合作社轻松获取和更新信息,从而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安心保障。
更重要的是,泰平种苗的成功不仅在于培育优质水稻品种,更在于其以农民为中心的系统化、同步化发展模式。企业、地方政府、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紧密协作,构建了可持续且高效的联动模式,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升农业生产价值。
泰平种子所做的事情展现了一种长远的眼光:农业生产需要以科学为主导,以强大的企业为支撑,并需要农民积极转变观念。
2025-2026年度作物季即将到来。鉴于天气仍存在诸多潜在不确定性,选择合适的品种、采用正确的种植方法以及各方紧密合作仍将是确保成功的关键。凭借优质品种、稳定的供应、严谨的技术流程和同步的价值链,泰平种子将继续致力于陪伴越南农业部门和农民坚定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