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季
(Baonghean) - 这个季节去奇山,翠绿的山峰上笼罩着凉爽的云雾。秋天来了。开往奇山的巴士上,许多来自低地的老师在森林里穿梭,为2014-2015新学年做准备……他们播撒知识的种子,呵护花朵,让一品红在四季中绽放……
![]() |
4月21日,Ky Son 少数民族中学的学生响应读书日活动。 |
作为一名在这里工作近十年、担任了七年驻校班主任的老师,我无法忘记那一代又一代如野花般纯真温柔的莘莘学子。他们在衣食无忧的时候来到学校,却从未敢在人生的篇章上写下“梦想”二字。我至今还记得一位老师曾苦涩地评价山区的莘莘学子:“眼光不到山顶,又怎能登得上山?”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片大地的未来,正被一代又一代渴望奋起的莘莘学子唤醒,他们如同盛开的野花,结出甜美的果实。
长期以来,“读书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女儿”的观念,葬送了许多女学生的梦想。有些女孩还未到青春期,就“随夫弃赛”,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Chieu Luu 乡 Cu 村的 Vi Su Ny 就是一个例子。她的父母离异,母亲独自抚养妹妹们,生活十分艰辛。Su Ny 年纪较大,母亲决定让她辍学结婚。Su Ny 无数次地和班主任哭过,甚至连假期都不敢回家,因为她害怕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课堂。幸运的是,她学习成绩优异,享受了山区学生的支教计划,又得到了老师的鼓励,所以她没有灰心丧气,总是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再努力。如今,Su Ny 是荣市医科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奇山人依然在险峻的山巅挥洒汗水,让种子生根发芽。你也是奇山人,你也一定会用你的生命,播下一颗颗葱茏绿树的种子。”——每当想到苏妮所经历的艰辛和辛酸,我的心就被她的话所温暖。
而那莱乡那莱村鲁氏红文化大学的学生,多年后再次见到我,依然难掩羞涩:“要不是老师的帮助,我现在大概就抱着孩子了……”。与苏妮不同,红是一朵生长在森林深处的野花。这位15岁女孩的纯真美貌,让许多年轻男子夜不能寐。她的父母决定把她嫁给一个富裕的家庭。春天,红没有回学校,男方家也在为儿子物色媳妇。幸好,这位年轻人的父亲是公社干部,老师们费了好大劲才把红从童婚的阴影中“拯救”出来。奋起反抗的意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驱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继续他们的求知之旅……
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扶持政策,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家长高兴,学生高兴,老师也高兴。文康(南干县庆盛乡)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教村民识字。在我们村,很多人都是文盲,包括我的父母。” 魏文梅(平坡乡帕丹乡)自信地说道:“我正在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
如今,奇山县高地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正迈着坚实的步伐,朝着他们梦想的道路前进。播下勤奋的种子,终有一天会收获硕果。奇山县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他们的笑容给家长们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在县邮局等待领取孩子入学通知书的何伊霞女士(南芹,奇山县)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她用不太流利的京语说:“今年我的大儿子要上大学了,二女儿要去省级寄宿学校。” 南芹县前小村的何忠雅先生也很高兴,因为他的四个孩子都很听话,学习成绩也很好。两个大女儿在医科大学读书,儿子在边防学院读书,小女儿在学习文化课。他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们能回到村里治病救人,保卫边境,因为祖国真的需要这样的孩子。”
奇山教育培训局副局长阮景华高兴地表示:2013-2014学年,奇山省优秀学生考试通过学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获得多项高奖,6、7、8年级县级优秀学生考试通过学生人数达183人;54名学生通过省寄宿高中考试,许多大学新生的成绩超过20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学生的入学率比前几年都有所提高……这些都是非常显著的成绩。
或许,正如杰出教师、启山寄宿民族中学校长陈氏珠女士所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在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传承着那些播撒文字的足迹。如果他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没有‘成长’,我们这些肩负着播撒文字责任的人,又将何等愧疚?”
午后的阳光洒在半山腰,离开茫茫荒野,深绿的森林中,夹杂着一株株鲜艳的一品红,红艳艳地绽放着。孩子们也如同这株株鲜艳的一品红,饱含着辛勤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的悉心呵护和培育……
文章和照片:玛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