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女青年志愿者供奉的胡伯伯高脚屋

May 17, 2013 12:29

(Baonghean.vn) - 有一位来自太平稻田的妇女在......建造了一座高脚屋来纪念胡志明主席。

(Baonghean.vn)——太平省稻田里有一位妇女,她在自家稻田里建造了一座吊脚楼,纪念胡志明主席,每天勤勤恳恳地打扫卫生、焚香祭拜。她始终铭记:“敬拜胡伯伯就是敬拜亲情。”她就是杜氏门,曾是太平省太水县的一名青年志愿者。


战争的痛苦……

起初,我打算称它们为“损失”而不是“痛苦”。

但那些巨大的损失,不仅让那些人,也让那些接触到它的我,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这就是一位饱受战争创伤的女性青年志愿者的故事。她就是杜氏门,家住太平省太水县太川乡陆北村。

她出生于抗法战争年代,每当她讲述1945年饥荒中死去的两个哥哥的故事时,她那双浑浊的眼睛里仍残留着童年的伤痛。20岁时,她在当地青年联盟工作的同时,加入了青年志愿军。1966年,美帝国主义加大了对朝鲜的轰炸。门女士热情地加入了青年志愿者队伍,并于1967年入党。之后,门女士回到家乡,担任过村委会书记、公社党委办公室主任、幼儿园园长等多项职务……

她的丈夫阮光同先生也于1957年在广治战场参军,后调至西南战场,担任征兵员和训练员。1962年休假期间,经家人介绍,他与孟太太结婚。孟太太回忆道:“当时我和丈夫互不相识。结婚两天后,丈夫就不得不返回战场作战。”

和平回归后,董先生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妻子,但这段时间,董先生却不断遭受疟疾的折磨,头发也全部脱落,这些都是多年战场征战中橙剂残留的痕迹。更令人难过的是,在之后的共同生活中,门太太怀孕五次以上,但孩子始终未能出生。橙剂让她梦寐以求的孩子无法成形。她说,许多个夜晚,她只能躺在那里痛苦地哭泣,孩子们的脸庞萦绕在她的心头……那种痛苦,只有默默从战场归来的两个人才能体会,并共同承受……

董先生1984年退伍,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橙剂依然没有放过他,日复一日地侵蚀着他的五脏六腑,最终于1999年去世。“他痛苦地扭动身体的那一刻,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门女士哽咽着说。

来到门太太的家,看到她独自一人辛苦打扫房间、做饭,没有人不同情这个女人……

育苗盘和可爱的高脚屋

走进门太太家,我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简陋的木托盘,上面精心摆放着数百粒米粒、玉米粒、豆子……问起这些米粒,才知道原来是她从广宁芒街到同塔南部各省亲手收集来的……1985年,门太太骑着自己的统一牌自行车来到义安,就是为了到胡伯伯的家乡给胡志明主席上香,然后托胡伯伯家乡金莲南丹的亲戚从乡下带回一些米粒做纪念。后来,她有机会去任何地方,总是亲自收集种子,摆放在这个简陋的木架上。她从广宁芒街收集糯米种子,从宣光收集玉米种子,从同塔收集水稻种子……



胡伯伯的种子托盘被全国许多省份的门太太们带回来。

在摆满种子的木架中央,她写下几句诗:“福气由此而来/种下稻米,好稻米,福寿双全……”看着摆满各种种子的木架,我们知道这就像是为了报答胡伯伯对人民如今繁荣昌盛的感激之情。不仅如此,门太太还说,把种子拿去放在胡伯伯的佛龛脚下,就像全国各地的子孙后代齐聚一堂,表达对他丰厚恩情的感激之情。



这辆自行车陪伴着孟女士前往义安省,拜访胡伯伯的家乡。

我们去拜访时,她的旧回归自行车还在那里,它就像一件与门太太紧密相连的物品,在许多道路上、在许多旅程中向她敬爱的胡伯伯表达了她的爱。

不仅有胡伯伯的种子盘,在自己家里,孟太太也建了一座高脚屋来纪念胡伯伯。对她来说,“烧香祭拜胡伯伯,就是祭拜他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恩情。”——当我们问起她为了祭拜胡伯伯而建、烧香近40年的高脚屋时,孟太太如是说。



这座吊脚楼是门太太在自己家里建造的,用来祭拜胡伯伯。

在孟太太家的屋子中央,建起了一座宽敞通风的吊脚楼,由16根坚固的柱子支撑,仿照主席府遗址的吊脚楼建造,胡伯伯每天坐在那里工作。吊脚楼中央设有一个神龛,上面供奉着胡伯伯的肖像和弯曲的香。孟太太在设立神龛时只说,这是来自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恩惠”。她说:“70年代末,我和丈夫在家房中央设立了胡伯伯神龛,希望胡伯伯保佑国家恢复和平,也希望我和丈夫更加亲近。就这样,直到丈夫生病去世,我仍然每天打扫神龛、在胡伯伯神龛上烧香……”。

几年前,门夫人还在两侧增设了两座祭坛,分别祭祀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烈士和祭祀全体越南人民的家属。男性三座神龛始终洁净,香火缭绕在神龛内,仿佛饱含着她对胡伯伯和战争中牺牲者的思念之情。

此外,门太太还收藏了一个书柜,里面装着数百本关于胡志明主席肖像、​​生平和事业的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柜上。不仅如此,她还收集了许多胡伯伯生前的照片,记录了他生活中许多平凡的点滴。这本黑白相册里,胡伯伯锻炼身体、探望亲朋、喂鱼……就像一部慢动作电影,记录了他为国捐躯的一生。为了得到这本相册,她走访了许多曾与胡伯伯见过面并合影的人,并向他们索要照片。

这本相册里值得一提的是曼夫人的妹妹杜氏穆特(Do Thi Muot,今年70岁)与胡伯伯的合影,当时胡伯伯来到太平,向全省杰出人士颁发生产运动竞赛士兵奖章。穆特夫人接见我们时说道:“能从胡伯伯手中接过铜章,我感到很幸运。我姐姐家很久以前就为胡伯伯设了祭坛,每天上香也是我们家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胡伯伯的感激之情。”



每天,门太太都会勤勤恳恳地打扫卫生,并焚香敬奉胡志明主席。

自从门太太在自己家中设立胡伯伯祭坛以来,起初只有她一人每天勤奋地上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并上香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胡伯伯诞辰(5月19日)和独立日(9月2日)等节日,许多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向胡伯伯和逝去的英雄们虔诚上香……在到访过这里的游客的留言簿上,我们读到了许多寄给国父胡伯伯的感人留言。

今年胡伯伯诞辰前几天,我们去门太太家做客,惊喜地发现,在棚屋前宽阔的院子里,在参天大树的掩映下,太川乡艺术团正在排练5月19日晚的精彩文艺演出,而这场演出就将在这个棚屋里举行。当然,在文艺演出中,来自太平稻田的清脆悦耳的“Cheo”歌声是必不可少的,它用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胡伯伯无限的感激之情。

告别了门太太,告别了那温馨的吊脚楼,回程的路上,在一望无际的稻田村道里,五月的晴空仿佛被那面迎风飘扬的黄星红旗点缀着。像门太太这样一位女青年志愿者对胡伯伯的敬仰之情,令人动容……


Thai Anh 的笔记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参观女青年志愿者供奉的胡伯伯高脚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