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的腐败使人们对政府失去信心。
各种小腐败每天都在发生,不仅败坏了传统的道德,也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张和平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网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了政府总理关于防止小腐败的第10号指示的实施,他表示,滥用职权进行骚扰、敲诈勒索、受贿等行为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腐败不仅发生在中央层面,发生在价值数千亿越南盾的大型项目中——巨额腐败,也发生在医院和基层政府机构,这些机构的日常工作直接涉及人民的利益。这属于小腐败。
医院和基层政府机构等日常事务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小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图片来源:网络) |
小腐败源于“钱先行才是聪明钱”的观点?
各种小腐败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在我们看来,这已是社会常态。比如,交警抓到轻微交通违规,然后“给”几十万越南盾就放过他了;学生给老师递信封,要成绩单、要考试题目;更糟糕的是,有人跑学校、跑班级、跑论文评委……
轻微腐败存在于坊、乡、镇等基层。轻微腐败最常表现为个人行为,但也有直接领导的默许和纵容,例如,如果公民不愿多次往返办理额外文件和手续,就难以上班,提出有偿工作建议;或者,如果公民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收费、收取违反法律规定的罚款建议,就采取集体行动。
现实中,收发红包解决工作问题,是小腐败的突出表现。在“钱至上才是明智之举”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很多人逐渐认可了红包文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以说,小腐败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不仅摧毁着传统道德,更危险的是,它使人们对社会价值观和政府失去信任。这种弊端摧毁了公务员的素质,扭曲了一个试图融入世界的国家形象。
发挥干部群众耳目作用
面对融入国际经济的要求,党和国家致力于建设和完善基层政府机构,使其更加精简、精干。初步运行已在管理领域取得一定成效。这体现在政府近年来采取的措施中,例如改革行政程序,构建“一站式”“一章式”行政模式,将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和建设等职能任务下放到乡镇一级执行。
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机构效能不高,与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为仍有不少基层官员的能力与地方分权程度不相适应,甚至一些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作风出现问题,导致一些行政决策或行为对地方国家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
河内法学院副校长陈光辉博士表示,如果要使基层政府更有力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注重干部工作。
陈光辉博士强调:“基层政府干部是基层行政工作的基石,必须加强培训,提高革命道德素质。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全心全意、全心全意地为人民、为机关服务,帮助人民了解合法的政策和行政程序,为人民保障自身权益创造最佳条件。只有这样,机关才能紧密联系群众,赢得民心,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电子政务无论多么现代化,都取决于实施它的人民。公务员的服务能力取决于人民的满意度。现实中,仍然存在许多抱怨和不满。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吴清詹先生表示:“经验和过程是存在的,但由于人们的意识和职业道德,可能会削弱甚至扭曲它。”
除了创新和完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运行方式和选拔人才以体现人民政府的本质之外,还必须建立专门机制,为人民行使直接民主权利、参与政府建设和监督政府创造便利条件。河内内政大学副校长阮明方认为,为发挥人民当家作主作用、参与政府建设,必须实施一整套措施。
阮明方表示:“要公开向人民提供地方政府活动信息的责任,确保人民直接参与人民议会和人民委员会的组织和活动;政府要有责任落实人民讨论和决定的内容,而不是只是听取意见、研究一下就完事了,而要在法律框架内解释和执行人民讨论和决定的内容。”
对于在地区实施项目的地方来说,要动员全民的力量,坚持“民知、民议、民做、民检”的方针,因为事实证明,要使公共机构和每一位公务员的活动面向人民、服务人民,不出现腐败和消极现象,群众的监督作用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