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故乡的八月

DNUM_BJZAIZCABD 15:03

南丹县南城公社(原名清水公社)是义安省八月革命中第一个取得政权的地区。如今,南城革命故乡,黄星红旗高高飘扬。南城人民秉承“走在前列,奋勇向前”的传统,在艰苦的土地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Baonghean.vn)-南丹县南城公社(原名清水公社)是义安省八月革命中第一个取得政权的地区。如今,南城革命故乡,黄星红旗高高飘扬。南城人民秉承“走在前列,奋勇向前”的传统,在艰苦的土地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南青乡位于南丹县北部,与杜良县和宜禄县接壤。历史上,这片依山而建的梯形土地曾有过不同的名称,例如黎圣宗时期的“青宣”、“阮朝时期的青水”、“青云”等。这是一片具有革命传统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土地。

法国殖民者入侵统治我国时,清水乡是陈晋、邓如梅等反法起义的根据地,也是潘佩珠、邓太丹等爱国学者在抗法运动中活动的地方。尤其是邓太丹先生(别名五海)与清水乡的一位姑娘结为伉俪,并在此成家立业。如今,在清水乡的稻田里,依然矗立着爱国人士邓太丹的石墓。

1930年春,越南共产党成立近两个月后,第一个党支部在清水公社成立,领导当地革命运动。1945年6月,在元光寺成立了清水公社越盟前线委员会,其任务是宣传和动员群众参加革命。

1945年8月14日,清水公社越盟阵线接到乂静省际起义委员会的命令,由乂静省际起义委员会代表武迈同志转达给南丹:“立即组织夺取政权,在村里建立革命人民委员会……不管先村还是先区”。

1945年8月15日,清水公社越盟阵线召开秘密会议,认为革命时机已经成熟,县长、村长和地方领导体制陷入极度混乱。清水人民长期饱受双重压迫,被剥削至骨髓,对封建和帝国主义政权深恶痛绝。青年、农民、妇女、自杀游击队和武装宣传等群众组织都已组织严密,随时准备响应号召。

夺权的机会来了,但这只发生在全国其他几个地方。在义安和河静,还没有一个地方夺取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夺权固然危险,但如果成功,就会点燃导火索,推动公社、县和省的革命运动。夺权的决定是由越盟阵线下达的。



当年直接夺取政权的裴丹巴先生,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祖国沸腾的革命气氛。

“那一夜,清水人民彻夜未眠,沸腾的气氛弥漫在各个村庄、各个小巷。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高呼‘打倒法西斯’、‘打倒封建’、‘革命万​​岁’等口号。8月16日下午,在越盟阵线的领导下,清水人民满怀热情地前往夺取政权,手持12把长柄刀、2把刀、2把匕首和1把手枪等武器。政权很快就掌握在人民手中,反动封建势力毫无反应。”当年直接参与领导夺取政权的裴丹巴先生(91岁)回忆起清水人民当时激动人心、沸腾的革命气氛。

成为乂安省第一个取得政权的地区后,清水乡越盟阵线决定成立清水乡起义委员会,委员会设在德南乡,由阮友泰先生为主席,裴丹居先生为副主席,其他成员分管财政、土地管理、财务、军事委员等工作。

青水夺取政权后不久,八月革命的气氛在全省弥漫。8月17日,安勇县和禄多县人民奋起夺取政权;8月18日,琼琉县人民奋起夺取政权;8月21日,荣市和演州县人民奋起夺取政权;8月23日,南丹县人民也奋起夺取封建皇权。

1952年,Thanh Thuy 公社改名为 Nam Thanh 公社,并沿用至今。

作为国家统一后夺取政权运动中“率先站起来”的地区,南城人民也继承和发扬了祖国的革命传统。1998年,南城党委、政府和人民被国家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作为一个纯农业公社,南城公社大胆创新,合理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修复了三座灌溉水坝,并派人开垦了肥沃的大顺山区。如今,饶邦、兴谷和大汉三座大型水坝已成为公社一望无际的农田灌溉水源。大顺山脚下已是一片沃土,遍布翠绿的茶山、随时可采的原料林、规模化、高收入的畜牧场等等。



今日通往南城的道路

南城公社党委书记阮友雄表示,多年来,南城人民始终以身为革命老区而自豪,并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南城公社从一个贫困公社发展成为南坛县的小康乡,人均年收入超过1800万越南盾。文化和社会机构基本同步建设,17个村都建起了宽敞的文化馆和运动场,公社还在兴建一所高层小学,逐步向新农村建设标准迈进。

在这充满历史意义的八月里,南城的土地和人民都熙熙攘攘,村里的街道和小巷里,挂着黄色五角星的红旗飘扬,欢欣雀跃的气氛笼罩着这片充满传统气息的土地。到处,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和地块交换后的生产计划,谈论着孩子们在近期高考中取得的成就……

八月的秋日,南城人民的眼神和笑容闪耀着对革命土地的信念和自豪。


阮科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革命故乡的八月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